畜牧家禽網 時間:2015/4/29 16:07:00 來源:中國畜牧養殖網 閱讀數:
夏季草料豐富,是山羊生長、代謝最旺盛的季節。然而,由于這個季節氣溫高、濕度大,病蟲害容易發生,特別是采用集約化養殖方式,山羊數量多,場地集中,給飼養管理造成一定困難,稍有不甚,就有可能造成巨大損失。為利用好這個季節的有利條件,減少一些不利因素的影響,提高生產效率,現將山羊夏季飼養技術總結如下。
1防暑降溫
一是羊舍門窗要能自行開閉。羊舍羊圈地面要干燥、衛生、通風。飲水應新鮮、清潔。晚上可把羊趕到圈外陰涼干燥處,讓羊散發體熱,或者把羊趕到院子里休息乘涼,半夜時再趕進羊圈。
二是調節放養時間。夏季天氣炎熱,在放牧的時間和方法上要靈活選擇,上午要早出早歸,下午要晚出晚歸,中午不歸,把羊趕到樹蔭下休息,早晨出牧時要根據露水大小而定,露水較大時出牧時間稍晚,午前將羊放到陽坡吃草,午后放到陰坡吃草,晴天熱天要選擇高燥通風的地方或樹林中放牧。
三是以樹庇蔭。山羊圈舍四周種植楊樹等落葉樹木,樹能調節氣溫和空氣濕度,能夠遮避夏季強烈的陽光照射,是理想的“降溫設施”,樹的落葉還可以被羊采食。
四是供足飲水。夏季應給羊飲足新鮮、清潔的井水,不要讓羊飲臟水、魚塘水、稻田水及吃露水草,否則羊會生寄生蟲病。
五是喂食鹽。可提高食欲,促進消化。長期缺鹽,山羊食欲降低,生長減慢,營養不良,生產力下降。公羊每只需喂鹽5~8g/d,哺乳母羊每只10~15g/d,其他羊只每只喂鹽10g/d。
2防濕、防淋
一是在高處建羊舍,配備羊床。羊舍選址時,宜選在高處,避免雨水流入。羊舍內宜架入羊床,其具有隔熱、隔濕、通氣的作用,能有效地減少山羊發病。
二是做好羊舍防漏工作。每年春夏之際,必須將羊圈屋面檢修1次,以防漏雨。
三是避免羊淋雨、吃雨水草、露水草。夏季雷陣雨較多,羊群一旦遭到襲擊很容易傷體、感冒、掉膘,因此下雨時必須將羊群趕回羊舍,不要淋雨放羊或雨后立即放羊,以避免羊淋雨、吃帶雨水的草。早晚放羊,不宜讓羊吃帶露水的草。
四是及時清理糞便。羊有隨地方便的習慣,糞便既增加了羊舍的濕度,又增加了空氣中氨的濃度,為病菌滋生提供了條件。因此,每天早晚必須將羊舍里糞便打掃干凈,保持羊舍的清潔衛生。羊舍、運動場要經常打掃,并定期消毒。
3防病蟲
一是做好防疫工作。有計劃地對健康羊只進行免疫接種,預防和控制羊傳染病。
二是對羊圈、羊舍搞好日常消毒。消毒的目的是消滅傳染源散播于外界環境中的病原微生物,切斷傳播途徑,阻止疫病繼續蔓延。定期對羊圈和羊舍的用具、地面進行消毒。
三是夏初對每只羊進行藥浴,殺死寄生蟲卵。藥浴是防治羊只體外寄生蟲,特別是防治羊螨病的有效措施。
四是對山羊糞便集中堆放、消毒。采取藥殺、發酵等方式殺死寄生蟲的成蟲或卵。
五是保持飲水干凈。早晚各換1次干凈清水,不留隔夜水,防止水中病菌和寄生蟲的繁殖,羊在飲水時,病從口入。防止蚊子騷擾。夏季蚊子大量繁殖,嚴重影響山羊的休息和生長發育,特別是初生羔羊,嚴重的可使羔羊眼睛腫脹,視覺模糊,因此應在羊舍噴灑滅蚊藥液、點蚊香或使用驅蚊燈等。
4防飼料霉變和短期內草料缺乏
一是保持飼料質量,預防霉變。夏季飼草要定期進行檢查,一旦出現霉變,要立即處理掉,不能再喂羊。
二是合理確定羊群規模,保持羊群規模和飼草比例的協調。無論是種草養羊還是收購飼草和秸稈養羊,都必須以能夠籌集到的飼草量為前提,確定山羊飼養量,羊群過小,不經濟;過大會導致草料不足。
三是防止草料的短期缺乏。羊是活口,一天不能無食。單純以種植牧草養羊,新牧草還沒有長大,上一季牧草已經不能利用,很容易引起草料缺乏。因此,必須有所貯備,防止青黃不接。另外,夏季出現連陰雨天氣也是常有的事,必須有所準備。
5預防中毒
一是禁喂剛噴過農藥的青草。飼養者必須密切關注割草或放牧區周邊農田(林地)病蟲防治農藥的噴灑時間,一般在農藥噴施7d后方可割草喂羊或放牧,如噴灑內吸性農藥,需在14d或更長時間,其雜草方可利用。
二是加強羊舍消毒管理。羊的圈舍消毒前,必須將羊群趕出圈舍,進行空圈空舍消毒,飼槽、水盆消毒后,在重新使用前,要用清水沖洗干凈。消毒用藥一般用草木灰液、生石灰液、碘酒稀釋液等弱殺性藥劑較好,如果用強殺性藥劑,如燒堿等,嚴禁與羊體表接觸。
三是忌飼喂霉爛變質的草料。要把飼料貯存在干燥通風的地方,飼喂前要仔細檢查,及時清除草料中的霉變物質,受污染的草料應棄之不用。四是防止飲水中毒。羊群飲用水一定要清潔衛生,最好采用地下井水,對噴灑過農藥或施有化肥的農田排放的水,不應作飲用水;被工業廢水、廢物污染的水、池塘及水壩中的死水,也不宜讓羊飲用。
6防止過度跑放和跨爬
一是草地輪放。提倡有計劃的輪牧,飼養員應熟悉草地長草情況,分為幾塊小牧區,輪回放牧。如果長期在一塊草地上放牧,不僅不利于牧草生長,羊不喜歡吃,而且會因嚴重污染而易患寄生蟲等疾病。
二是公羊和母羊保持一定的比例結構。公羊爬跨既消耗了公羊體力,也容易使母羊懷孕流產。公、母羊必須保持一定比例,一般公母比為1:(15~25)為宜,公羊比例大容易造成過度爬跨。公羊數量多時,公母羊要分開放養。
三是及時去勢。對不作為種用的小公羊要及時去勢,羔羊去勢一般在出生后2個月左右,可采用捆扎、閹割、藥物等方法,以防放養時爬跨,以及亂交導致配種混亂,影響配種的計劃和后代的質量。
四是加強孕羊和羔羊的護理。放牧出入圈防擁擠,放牧時不跳溝坎,不爬陡坡,要多喂新鮮豆漿,懷孕母羊應單欄喂養,防擁擠流產。羔羊應補飼精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