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家禽網 時間:2015/7/18 8:27:00 來源:農民日報 閱讀數:
“你看這小豬崽兒多歡實,肯定能賣個好價錢,這都是我們豬場自己繁育的。”7月9日,在河北省盧龍縣燕河營鎮戶部寨村寶林養殖場,村主任盧寶林高興地為筆者介紹豬場情況。養豬12年來,盧寶林從門外漢變成土專家,養殖規模從100頭擴大到800頭,一路成長為養殖達人和致富帶頭人。
2003年之前,盧寶林從事貨車運輸。期間,他曾為農業公司運送飼料,結識一位農業專家,專家建議他或者依托家鄉水資源開發礦泉水,或者養豬。經過考察,盧寶林發現養豬更可行。
說干就干,2003年,盧寶林籌資承包村里的十余畝荒灘,建起小型養殖場,購進仔豬100多頭,開始養殖生涯。在懂養殖的朋友幫助下,盧寶林渡過第一關,并開始鉆研養豬技術,登門請教養殖大戶、專家,逐漸掌握養豬技術。2003年中后期,“非典”疫情結束,市場恢復生機,生豬價格水漲船高,盧寶林第一批生豬出欄,就趕上好價錢,賣了8萬多元。此后,盧寶林滾動投資,不斷壯大養殖規模。2007年,盧寶林又開始探索新的養殖模式,從購進仔豬到自繁自養轉變。他告訴筆者:“自繁自養好處很多,節約成本、方便養殖,又能控制好豬的防疫和保健,仔豬成活率更高。”
伴隨養殖場的發展,盧寶林打出了自己的品牌,登門討教的村民越來越多。對于有意發展養殖的鄉親們,他都盡力支持,借資金、傳技術,并以賒銷方式負責供應飼料和防疫保健,帶動十余戶群眾從事養殖業。他也因此贏得群眾信任和支持,在今年年初的村委會換屆選舉中當選村主任,從“豬倌”變成村官。“鄉親們信任我,選我當村主任,我不能辜負大伙兒的信任。我打算繼續擴大規模,帶領更多村民通過養殖致富。”盧寶林動情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