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家禽網 時間:2016/6/21 10:57:00 來源:阜新畜牧業網 閱讀數:
生豬產業是阜新市的傳統優勢產業,多年來,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通過培育龍頭企業,狠抓生豬基地建設,強化良種推廣,加快飼養方式轉變,初步形成了產、加、銷、良種推廣為一體的產業化格局。2015年,全市生豬飼養量527萬頭、出欄量383萬頭,生豬產值實現57億元,占畜牧總產值的41%、農村經濟的23%;人均生豬飼養量和出欄量分別為2.7頭和2頭,均列全省第一位;所轄阜、彰兩縣均為全國生豬調出大縣,全市年向域外調出生豬250多萬頭,主要銷往京津唐、廣東、山東及周邊地區。
一是全市以阜、彰兩縣為重點,建立飼養量超過10萬頭的生豬養殖基地鄉鎮26個,形成布局相對集中的優勢產業帶。規模飼養成為生豬養殖基地的主體,累計建成年出欄1000頭以上的生豬規模飼養場、小區222個,發展年出欄50頭以上的養豬大戶1.5萬個,規模飼養基地年提供優質瘦肉型商品豬占全市總量的75%以上。
二是全市現有種豬場30個,存欄種豬2萬頭,飼養品種主要為長白、大白、杜洛克等,年向社會提供優質種豬超過10萬頭。依托阜新原種豬場,初步建立起了曾祖代→祖代(純種)→父母代→商品代的四級“塔”字型良種繁育體系。
三是全市現有生豬屠宰加工龍頭企業三家,分別是阜新雙匯、阜蒙縣龍波、彰武縣博發,這三家企業總設計能力為年屠宰生豬280萬頭。
四是市、縣畜牧部門均成立了生豬基地辦公室,具體負責生豬產業發展的組織協調工作。在各生豬屠宰加工企業安排駐廠檢疫員,免費服務指導企業做好檢疫工作。全市35個鄉鎮動物衛生監督所具體負責生豬基地的技術指導、免疫防疫等工作,全市已發展各級養豬專業合作社、協會97個,經紀人達300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