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家禽網 時間:2016/8/12 9:52:00 來源:食品商務網 閱讀數:
隨著我國豬肉進口放開,而短期內我國養殖水平和國際水平差距存在,同時受制于原料成本大豆主要來源于國際,導致我國生豬飼養成本居高不下,國際生豬價格與國內生豬價格價差偏大,利潤豐厚,將導致進口豬肉源源不斷地通入中國,且對國內豬肉影響力加大。因國內2016年生豬供應相對緊缺,豬肉產量缺口存在,2016年上半年豬價持續上漲,2016年全年豬價維持高位。且隨著越來越多國際生豬供應商瞄準中國生豬市場,預計2016年豬肉進口將超過100萬噸,進口豬肉占國內豬肉產量比例上升到2-3%。盡管比例相對有限,但相當于中國增加了一個排名第四的養豬大省,其影響力不容小覷。
因中國冷鏈發展相對不足,進口豬肉主要進了豬肉制品企業,只有在冷鏈發展條件較好的大城市,進口豬肉才能開鋪出售。盡管2016年已經走過超過一半的時間。但鑒于進口豬肉對國內豬肉的影響力增大,我們有必要對2015年的情況做一個總結,以便加強對豬肉進口的理解。
第一,我國豬肉進口主要來源于歐盟,美國,加拿大,智利,巴西等主要國家,其比重情況如下圖。
第二,因沿海大省份消費量相對較大,且靠近海岸,進口相對便利,因此,進口量占主要部分,而內陸地區因交通等方面的原因,進口占量相對較小。其中,廣東,上海,天津的進口量排名靠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