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家禽網 時間:2017/2/27 13:29:00 來源:青海新聞網 閱讀數:
青海牛羊肉省外價格要比省內價格高出40%左右,有機的價格比一般的價格要翻上一番。這是業內人士的初步估算,而今,當綠色、有機的青海牛羊肉開始在北上廣等一線大城市賣出高價之際,很少有人意識到,青海牛羊肉,已經開始了一場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電商馬金瑜:賣牛羊肉是個精細活兒
2月25日,天不亮,馬金瑜就出發了。除了尋找貨源、驗貨、發貨,馬金瑜還偶爾做視頻直播,尋找好的廚師,所以,她永遠都很忙。而她的“草原珍珠”微店,在成為國內微店之星后,似乎更加紅火了。
這名曾經供職于南方一家報社的知名記者,而今在海南藏族自治州貴德縣過著簡單而忙碌的生活。
前幾天,她在微信圈中寫著:“開春后,牧區的牛羊開始產小牛小羊,牛羊肉買賣進入青黃不接的時候,我們拉運的草膘游牧藏系羊僅余下羊腿肉56包,每包兩斤。”過了兩天再去看,她的微店里羊腿肉已經售罄。
馬金瑜的微店中,只要推出牛羊肉的精細分割制品,總是詳細地寫好部位、特點,烹飪方法,有時候,甚至會附贈來自貴德的花椒,茶卡的鹽,讓顧客更容易烹飪出最鮮美的口味。甚至,馬金瑜會到處尋找廚師,慢火細煨,做出美味,然后快遞給顧客。
一公斤羊腱子142元,一公斤羊腿肉128元,一公斤羊脖子168元,一公斤牛肚208元……馬金瑜的牛羊肉,秉持的是優質優價的原則。優良的品質、良好的口碑,讓馬金瑜不怎么愁銷路,隨便翻翻記錄,就能看出她的店月銷量非常驚人,而且,顧客的評價都非常好。
馬金瑜實際上只是青海銷售大軍的一個縮影,隨著順豐等快遞業務實現冷鏈運輸,青海在多地建設牛羊肉直銷窗口,青海高原的精細切割牛羊肉、各類牛羊肉熟食制品等從一個小店、一家企業、一個生態畜牧業專業合作社起步,走向全國。
如果說農業、工業、服務業是傳統的三大產業,那么實際上,農業自身的循環體系內也存在三大產業——農業生產、農產品加工、農產品市場消費與服務。在青海,原本農業生產和加工、市場的聯系并不緊密,農業產業模式較為初級。這樣,猶如木桶的兩塊短板,制約著青海農業增值增效。
如今,牛羊肉業生產、加工、市場消費與服務均漸漸壯大起來,出現融合態勢。產業鏈在拉伸,價值鏈和效益鏈在延長,牛羊肉供給側改革有聲有色。
青海牛羊肉供給側——一頭青海牦牛,可以精分出多少個部位?
一公斤祁連藏系羊肉市場價格為44元左右。在網店,精細分割,包裝精致的羊肉價格在64元至100元。
一公斤牦牛肉市場價格60元至80元。通過分割、真空處理的精選牦牛肉網上售價為每公斤130元左右。
一公斤祁連羊排市場價格為60元。在網店,賣相極佳,切割細致的羊小排價格在100元以上。
在網上,一公斤羊腿售價達到110元,兩公斤冰鮮牛小排價格598元,兩公斤精選牦牛里脊價格為698元。
以前青海農牧民出售牛羊肉,都是活牛活羊直接交給收購商,而現在,隨著銷售渠道的扁平化,直面最終消費者的銷售模式越來越火爆,對于青海這種牛羊肉產地來說,銷售環節的縮減,帶來了利潤的提升。同時也給現有批發式銷售帶來巨大的考驗,從生產環節的有機、綠色認證、加工環節國標認證、精細化分割、精準化市場定位、線上線下銷售平臺的搭建,中高端生鮮甚至連運輸都有嚴格的標準,這些都需要青海人自己出力。
否則,你可能錯過的是巨額利潤:根據業內人士估算,青海牛羊肉省外價格要比省內價格高出40%左右,有機牛羊肉的價格比一般牛羊肉價格要翻上一番。
目前一頭青海牦牛最多可以精細分割出42個部位。這產生的產業附加值比出售活牛活羊高出數倍。
青海已建起國內*的有機示范基地,向世界牦牛之都,中國藏羊之府進發,建立有機認證的食品基地。“目前,青海的有機草場達到2400多萬畝,僅有機養殖業的年銷售額就在25.8億元以上,牛羊肉有機認證產品達到100多個。”青海省綠色食品辦公室相關負責人介紹。
但是,在省外,一頭牛可以精細切割出100多個部位,青海的農產品加工業,還走在升級之路上。
青海牛羊肉怎樣供給側
協調推進生產、加工、市場消費與服務三者的關系,不斷提升牛羊肉產業化經營水平和牛羊肉全產業整體發展水平,促進青海農牧業得到持續、穩定、健康的發展,實現優質高效和可持續良性發展,是不少業內人士給青海牛羊肉供給側改革開出的良方。
青海資源稟賦獨特,牛羊肉走綠色、有機,實現優質優價,是青海牛羊肉供給側之路努力的方向。
目前,青海有機企業約占全國認證的有機產品企業總數1.35%、產品總數占全國認證的有機產品總數1.32%。
與全國其他省份相比,青海有機畜牧業發展具有起步晚、基礎薄、不均衡等特點。
同時,青海省有機畜牧業發展還存在生產環節多、產業鏈長、操作難度大、管理體系與理念相對落后等問題。加上生產地區的加工水平、品牌意識以及市場銷售理念和渠道相對薄弱,產品附加值低、缺乏競爭力,導致優質產品生產出來后無法實現與市場對接,無法體現出優質優價,從而使有機生產者積極性得不到充分調動等因素,嚴重制約了我省有機畜牧業的發展。
發展有機畜牧業要高起點規劃,謀劃長遠;要高標準建設,打好基礎,包括產品認證、基地創建、質量追溯等;還要高水平經營,打造品牌。“把牦牛的產品賣成一般黃牛的價格,青海的畜牧業永遠都不會有出路。”青海綠色食品辦公室相關負責人這樣說。
“我們需要深入推進農牧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狠抓農畜產品標準化生產、品牌創建,推動優勝劣汰、質量興農。”青海省農牧廳市場信息處相關負責人這樣說。
即使是已經做好了有機認證服務工作,也需要青海多出現像馬金瑜這樣,敢想敢干的農產品生產經營者。這才能實現從生產到加工到銷售的無縫對接。青海有機畜牧業,才能真正遠航。
青海的農牧民,從什么都不懂到開始電商創業,他們需要懂網絡、懂營銷的創業者的帶動,需要藝術包裝設計指導,需要完整的公共服務體系。在此基礎上,原本分布在青海各地的最具生態、綠色特性的青海農畜產品,才能經過包裝,通過互聯網推廣,走向全國。
有一些先行者,意識到我們從前在加工、銷售方面出的問題,然后不斷改進,提高牛羊肉的附加值,提升銷售技巧,改進加工模式,這也是另一場牛羊肉的供給側改革。
“在網上售賣,首先要講求分割,青海人平時在市場上買羊肉,總是一下子買個十斤、二十斤回去,有的家里還專門備了斧頭,好切割羊肉,但你不能把這套習慣用在外地人身上,我們現在慢慢摸索到,要想做好牛羊肉電商,一定要分割好。”從2015年開始做牛羊肉電商生意的趙超這樣說。
“一定要講究包裝,青海牛羊肉,它出產于公認的農業生產的最后一片凈土,加上青海的牛羊,以草食為主,具有天然的優勢,我們的產品宣傳包裝中,要突出這些優勢。如果包裝精美、用料講究,顧客收到包裹后會非常高興。我覺得現今的青海商家,第一認為我的東西非常好,酒香不怕巷子深;第二認為包裝、品牌這些需要花費成本,我只是起步階段,還不太舍得花這個錢。實際上,省外消費者并不了解青藏高原,并不了解青海,你的東西再好,不包裝、不營銷,受眾就會很少。青海的綠色有機產品,可借鑒的只有國外的有機食品,他們的包裝都很精致,這樣給人一種信任感。”馬金瑜這樣說。
“一定要細分市場,細分產品。以往青海大部分的牛羊都通過整只(頭)售賣的方式銷售,但實際上,一個地區,一個成熟的產業,應該把目光放得長遠點,我們自己喜歡吃羊排,啃牛筋,喜歡吃個牛窩骨,但是這些好東西,我們卻很少給外地客人分享。對價格不太敏感的高端客戶,講究品質口感之余,產品要精細,包裝要精美。”青海祁連億達畜產肉食品有限公司負責人這樣說。
即使是馬金瑜,也曾經有過無力支付高額產品檢測費用,在第三方幫助下才渡過難關的經歷。青海的特色牛羊肉產業,想要快速壯大,需要成百上千的“馬金瑜”們成長起來,他們必然也將面臨像馬金瑜一樣的生產、加工、檢測、運輸、包裝策劃、渠道推廣等問題,如果僅憑這些創業者的互聯網思維和拼搏精神,顯然是困難重重的,如何整合資源,讓各個生產要素為這些創業者們所用,是值得思考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