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家禽網 時間:2017/5/4 10:52:00 來源:每日甘肅網 閱讀數:
為促進貧困農戶脫貧致富,早日實現畜牧養殖脫貧目標,山東省東平縣積極探索行業扶貧新模式,因地制宜、分類施策,發展養豬產業,走出一條企業、村集體、貧困戶、村民“一體多贏”的致富新路子。
一是發展家庭農場模式(“1+1>15”模式)。公司負責豬苗、飼料、藥物、疫苗等物料供應及肥豬銷售和管理,并負責制定生豬飼養環節所需的各項管理制度、規定和技術標準。家庭農場負責養殖場地、欄舍、設備設施維護、維修,承擔水電、勞動力等費用。這種模式為“1+1>15”模式,即1年1個農戶收入15萬元的家庭農場模式,投資回報率高。位于沙河站鎮華堂村的東平縣華錦農牧有限公司作為山東首個與漢世偉集團合作的家庭農場已于2月18日完工。
二是發展集體農場模式。采用社會集資、企事業單位集資以及捆綁整合貧困村扶貧資金的方式建設集體農場,養殖基地采取公司運營模式,由養殖大戶任法人,聘請專業會計進行賬目管理,同時吸納貧困勞動力務工,針對全年純收入,根據投資比例分紅,村級按扶貧項目資金入股比例所得的分紅,在扶貧攻堅期內全部分給貧困戶。接山鎮周徐扶貧示范小區已捆綁整合朝陽莊、前寨子、滿村、周徐等7個省市級貧困村的扶貧資金160萬元,作為啟動資金,同時借助社會資本,總投資450萬元,建設8個810平方米的標準智能豬舍,每棟豬舍每批可養殖700頭豬,項目建設正有條不紊進行中。
三是發展致富農場模式。依據國家精準扶貧金融政策,利用政府歸集的扶貧貸款資金,委托漢世偉集團建設高標準現代化致富農場,建成后租賃給漢世偉集團,年租金為投入資金的10%。三年扶貧貸款到期后,漢世偉集團將致富農場原價回購,致富農場用地由漢世偉集團繼續租賃。租金主要用于殘疾、失能半失能、年齡偏大等無勞動能力的貧困戶脫貧。
據了解,這三種扶貧模式,有利于盤活農村各類資源潛能,便于扶貧龍頭企業更好地發揮產業扶貧幫帶作用,從而實現“資金變股金,農民變股東,收益有分紅”的“一體多贏”產業脫貧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