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家禽網 時間:2017/7/22 10:11:00 來源:農民日報 閱讀數:
炎炎夏日到來,京郊畜禽養殖場迎來了高溫的考驗。
“設施簡陋、籠舍擁擠、通風不暢、異味難聞,這是許多市民印象中的畜禽場。而有些畜禽場不僅畜禽的生長環境惡劣,而且造成大氣、土壤、水體的污染,影響生態環境。
“我們最怕夏日的高溫,因為雞舍內一旦超過35攝氏度,雞就會被熱死。有一年夏天,因為通風不及時,一棟雞舍里40%的雞都被熱死了,損失太慘重。”北京康鴻禽業有限公司的基地負責人連洪說,為了降溫裝上排風扇,但是必須要依靠人工控制,而且雞舍里的溫度基本靠人來感覺。雞的耐熱性差,過去每到夏天,工人們都得日夜守在雞舍里,一個個雞舍地巡查,很辛苦。
2015年,在北京市畜牧業環境監測站的幫助下,連洪的養雞場安裝了一套“環境智能化控制的系統”,自此以后,他和他的10萬套種雞都不再為夏日高溫而憂慮。“現在是電腦智能控制通風,再也不用靠人蹲在雞舍了。”連洪對記者稱贊道。
為了一探究竟,記者跟隨北京市畜牧業環境監測站的工作人員,經過嚴格消毒和防護后進入了公司的種雞舍。在雞舍大門的一側墻上,掛著一個深藍色帶有顯示屏和指示燈的鐵盒,這便是環境智能化控制系統。工作人員告訴記者:“這套系統可通過設定不同溫度區間,來分別控制相應的排風扇和用來降溫的水簾機。一旦雞舍內溫度超過35攝氏度,蜂鳴器和報警燈就會發出警報,及時提醒工人檢查狀況。”
當天,接近正午時,室外溫度達到35攝氏度以上,而雞舍內保持在27攝氏度。6000多只種雞散
步舍內“怡然自樂”,因為在這里,除了環境智能控制系統,還有更多讓雞舍環境改善的技術和設備。
“在我們的建議下,公司將養殖方式由籠養改為平養,我們還為公司提供了冷陰極熒光燈照明、二流體霧化消毒、智能化生產管理系統、節水飲水器等技術設備,極大改善了養雞場的養殖環境。”工作人員解釋說。
這一切都得益于北京市畜牧業環境監測站實施的養殖場環境質量常規監測項目。據介紹,為了摸清畜禽場養殖環境現狀,該站自2003年開始,持續對包括康鴻禽業在內的全市36家畜禽場監測點,展開產地環境質量監測,至今已有14年。通過每年例行的監測結果,對北京市養殖場的環境質量存在的問題以及變化趨勢進行分析,并依托該站的畜禽環境控制技術對存在的問題進行相應改善,進而提升畜禽場養殖環境質量,為全市畜產品質量安全提供保障。
在雞舍內,工作人員拿出粉塵測定儀介紹說:“粉塵是有害病菌的載體,會攜帶大量病菌進入家禽呼吸道,引發呼吸道疾病及其他傳染病,因此將粉塵含量作為舍內環境質量監測的重要參數之一。”常規監測項目是一項細致、全面的工作,監測參數包括舍內物理環境4項指標和舍內空氣環境5項指標,以及畜禽飲用水中的16項指標。
連洪高興地扳著手指一一列舉著現在的變化:“自從市畜牧環監站在這里設置常規監測點后,我們對自己養殖場的舍內環境質量都了然于胸。現在雞生活得更舒適了,長得自然就快了,雞的產蛋高峰期由以前的六周提高到了十周;飼養也比以前輕松了,以前三個人才能管理一個禽舍,現在一個人就可以了;用水量也減少了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