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家禽網 時間:2019/1/9 9:31:00 來源:新禽況 閱讀數:
2018年以來,中國*規模的飲用水水源地環境集中整治行動在全國31個省份展開,截至目前,涉及276個地市的6251個環境違法問題即將清零。
多地交出成績單 6251個環境違法問題將清零
按照專項行動部署,2018年年底前,長江經濟帶縣級、其他省份地市級水源地要完成排查整治任務,共涉及31個省份276個地市1586個水源地的6251個環境違法問題整治。
全國涉及31個省份276個地市1586個水源地的6251個環境違法問題整治,已完成整改6239個,完成比例達到99.8%。目前,除遼寧、浙江、安徽、河南、廣東、江蘇、湖北尚未完成相關整治任務外,其余24個省份已完成今年的整治任務,剩余整治工作正持續深入推進。
據統計,全國34個省級行政區中,2018年禁養區內需要關閉、搬遷以及整治的養殖場達到168342家。其中轄區內需整治養殖場數超過1萬家的省級行政地區分別為:廣西、江西、廣東、江蘇與浙江。
湖北
為做好長江大保護的生態修復、環境保護和綠色發展,湖北實施沿江化工企業關改搬轉、城市黑臭水體整治、農業面源污染整治、長江干線非法碼頭整治等長江大保護十大標志性戰役。
目前,湖北已取締各類碼頭1103個(泊位數1262個),騰退岸線143公里。核查規模以上入河排污口675個核查入河排污口1235個。禁養區內關停搬遷畜禽養殖場(戶)12784家,關停搬遷養殖小區4764家。清理整治383個各類非法固廢堆存點,系統推進生態環境保護。
湖南
湖南是全國最早全面完成縣級飲用水源地整治的省份之一。據湖南省生態環境廳相關負責人介紹,水源地整治行動開展以來,全省各地區累計投入資金17億元人民幣,共取締關閉排污口306個,取締關閉工業企業130家,清理河道采砂點、碼頭68處。新建一體化污水處理設施5000余套。在農業面源污染治理方面,共退養生豬5萬多頭,家禽類6萬多羽,退耕農作物種植面積6000余畝。
江西
江西自今年啟動縣級集中式飲用水源地環境保護專項行動以來,積極開展縣級集中式飲用水源地環境問題排查整治。目前,全省287個飲用水源地環境問題已全部完成整治。
據統計,為了整治飲用水源地環境問題,全省累計投入19.4億元,取締關閉工業企業24家、旅游餐飲企業15家、規?;笄蒺B殖場107家,整治排污口56個,拆除無關建筑12.7萬平方米,新建取水口17個、輸水管道121公里,對6982戶居民生活污水進行集中收集,設置標牌等1416個,建設隔離設施71.3公里。
安徽
目前,安徽省生態環境廳已向各地交辦突出環境問題16批共2502個,公開曝光典型環境問題14批共112個,有力推進區域大氣環境問題整改。
據了解,自《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實施以來,安徽全省禁養區內的7654家畜禽養殖場已全部關閉或搬遷,到位補償資金13.32億元;15027個規?;笄蒺B殖場糞污處理利用設施覆蓋率達到80.86%。16個地級市全部建成備用水源,61個縣(市)有35個建成備用水源。
云南怒江
針對中央環境保護督察“回頭看”中怒江州涉及的26個問題,怒江州實施環保督察整改“清單制”,實行臺賬式管理。
目前,怒江州涉及的26個環保問題,按整改時限劃分,應立行立改的9個,已完成9個,完成率100%;應于2017年6月底完成整改的2個,已完成2個;應于2017年底完成的6個,已完成5個;2018年以后完成的9個,已完成5個,正在按時序推進整改4個。
怒江州全面完成轄區1127輛黃標車治理淘汰任務。各縣(市)均制定了禁養區限養區劃定方案,共劃定畜禽養殖禁養區85個,面積1502667平方千米。實施禁養區內畜禽養殖場戶關閉或搬遷整改工作,完成關閉或搬遷畜禽養殖場戶12戶。
云南文山
今年以來,云南文山州積極采取措施,狠抓畜禽養殖禁(限)養區劃定及禁養區內規模養殖場(小區)關閉或搬遷工作。截止9月底,全州禁養區內125戶規模養殖場(小區)全部實現關閉或搬遷,并通過縣(市)級驗收。
全州共劃定禁養區面積為4603.9平方公里,共劃定禁養區1418個(片),初步認定禁養區內需關閉或搬遷規模養殖場(小區)共145戶。按照省的要求,在禁養區內規模養殖場(小區)的關閉或搬遷工作中,通過進一步核實確認,最終確定我州禁養區內需要關閉或搬遷的養殖場(小區)為125戶。
重慶
近日,重慶南川區環保局表示,通過關閉170余家畜禽養殖場、整治磷石膏堆場、完善鄉鎮二三級污水管網等措施,該區大溪河水質改善效果顯著,目前已達到Ⅲ類水質標準。
近年來,南川區針對大溪河突出環境問題進行治理,制定《南川區大溪河水體達標綜合整改方案》,關閉了大溪河流域170余家畜禽養殖場。
青海海東
近日,青海海東市農業發展委員會、環境保護局組成3個核查組對禁養區內148家養殖場整改情況進行了核查。截至目前,全市禁養區148家養殖場已關停146家。
根據核查情況,目前,樂都區完成關停18家;平安區完成關停15家;民和縣完成關停43家,未關停2家;互助縣完成關停32家;化隆縣完成關停7家;循化縣完成關停31家。按照《整改方案》要求,2018年12月底前,海東市將全面完成湟水河、黃河干流岸帶禁養區養殖場拆除工作,并加快其余養殖場拆除進度;2019年10月底前全面完成養殖場拆除任務。
2019年環境整治推進至“縣區一級” 對已完成地區持續“回頭看”
2018年,隨著生態環境部聯合水利部制訂的《全國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環境保護專項行動方案》(以下簡稱《方案》)出臺,各省級行政區已經從單純的整治農業污染轉變為深入推進“水十條”。
“水十條”,即國務院發布《關于印發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的通知》。其工作要求,到2020年,全國水環境質量得到階段性改善,近岸海域環境質量穩中趨好,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等區域水生態環境狀況有所好轉。南方地區水網密布,河流緊密,因此,東南養殖地區也成為了“水十條”的綜合整治的典型區域。
“水十條”的推動,意味著,國家層面上控制污染物排放的畜禽養殖約束力從沿海養殖大省延伸到所有有地表水的省份。
值得注意的是,2018這一輪的環保整治運動中,西南、西北等地也會受到畜禽禁養的限制。“水十條”中明確要全面控制污染物的排放,因此,即使是西藏這樣的高原內陸地區,水源地附近需要關閉或搬遷的畜禽養殖場也有61個。
生態環境部生態環境執法局副局長夏祖義表示,這是新中國成立以來規模*的一次飲用水源地環境集中整治行動。2019年對于飲用水源地環境問題的整治將進一步推進到縣區一級,同時對今年已完成整治的地市級水源地環境問題進行“回頭看”,確保長效整治到位不反彈。
臨水而居,是福;臨水養殖,卻是災難。隨著明年環保治理進一步深入至縣區一級,中部、西部地區的畜禽禁養形勢也將日益嚴峻。這是一場持久戰,也是始終都要面對的問題。你準備好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