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家禽網 時間:2011/3/23 8:11:00 來源:互聯網 閱讀數:
子豬滲出性皮炎,也叫子豬葡萄球菌皮炎,是豬葡萄球菌感染引起的子豬急性接觸性皮炎,以全身油脂樣滲出性皮炎為特征。大腸桿菌和疥螨也可引發本病。
發病情況及癥狀
2009年6月25日,廣西賀州市賀街鎮曾某購回120頭瘦肉型子豬,先是一欄發病,1周后,漫延全部子豬,從頭部漫延至全身。外觀現象:全身似涂上一層煤煙,后病情更嚴重,手抓脫皮,發熱,全身震顫,皮膚增厚、干燥、龜裂,繼發大腸桿菌,衰弱死亡。
剖檢病變
病豬全身油性滲出,皮膚增厚、干燥、龜裂,皮下有廣泛出血,體表淋巴腫大。
診斷
根據臨床病狀,剖檢變化,即可作出診斷。
治療
對病豬隔離,豬舍徹底消毒。
用0.1%~0.2%高錳酸鉀水噴灑,1天2次。
用黃芪多糖注射液+青霉素、慶大霉素分別注射,每天2次,連用3天~5天,用量按說明使用。
小結
本病主要侵害子豬,由于是外購,并群互相打架,斗毆,皮膚咬傷,感染引起。
本病傳染很快,只要有1頭子豬發病,1天~3天感染全窩,相隔一周后,擴散至幾窩,或全部子豬。
一旦發現應及時隔離,病豬欄及走道消毒,對病豬采取相應治療,減少損失。
本病的病原易產生耐藥,治療時劑量要足,并保證藥物一定療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