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家禽網 時間:2012/4/12 15:20:00 來源:天津人民廣播電臺 閱讀數:
近幾年開縣因地制宜發展肉兔產業,目前已建成全國單體規模*的肉兔良種繁育場,具備年產800萬只肉兔的生產能力,成為了我市*的肉兔生產基地。
開縣副縣長馬文森接受記者采訪時說“去年我縣出欄商品兔達到800萬只,產值有3億元左右!”,開縣將力爭通過3年時間,建成“全國肉兔養殖第一縣”,讓“開縣兔”像榮昌豬一樣,成聞名全國的地方特色品牌。
梁平鴨子秀山雞,豐都肉牛榮昌豬……榮昌、豐都、大足等區縣,都在特色產業上闖出了自己的路子。這讓有著數十年養殖肉兔傳統的開縣頗為尷尬:他們縣生產的肉兔味道鮮美,可這一特色產業卻因多方面原因,一直沒能做大。
開縣肉兔產業發展辦公室副主任楊雨介紹說:“開縣兔業一直做不大,主要是這個產業一直處于‘小、散、亂’的狀態,沒形成規模。”,2006年,開縣縣委、縣政府經過反復論證形成共識:開縣草地資源豐富、有大量適合肉兔養殖的農作物,而肉兔是節糧型動物,主要以食草為主,繁殖力強,經濟效益快,開縣發展肉兔這一特色產業前景廣闊。當年,肉兔產業被列為這個縣的特色產業,納入了地方財政重點扶持的范疇。
開縣發展肉兔產業,很快得到了各級政府部門的支持。國家扶貧辦將開縣列為了*種草養畜科技扶貧示范縣,農業部免費向開縣贈送1000只良種兔,重慶市農委將這個縣列為庫區特色產業建設示范縣,提供項目資金予以扶持。
為了形成規模,開縣多次出臺肉兔產業發展扶持辦法,對肉兔養殖規模場(戶)免費提供技術培訓和指導、頭養兔所需的牧草種籽、兔巴氏桿菌、兔魏氏梭菌等重大疫病疫苗,并對養殖設施等進行補貼、對養殖規模大的公司予以獎勵。
為了讓農戶看到產業發展的前景,開縣組織干部走村串戶給農民算賬:一只母兔一年可產出30多只肉兔。肉兔的銷售價格平均在18元/公斤,如果按每只肉兔重2.5公斤計算,一只肉兔就可賣出45元。也就是說,一只母兔一年就可以產生1350元的經濟收入。如果一戶農村居民養殖20只母兔,一年經濟收入就近3萬元。
政府的扶持,調動了養殖企業和農戶的熱情,吸引了近萬農民工返鄉創業。開縣兔產業很快成為了區域經濟中的一抹亮色。
在開縣九龍山鎮東壩村,當地村民采取“兔―沼―草”生態循環發展模式,存欄優質能繁種兔1萬只、年出欄20萬只種兔、出口加工用肉兔60萬只,成為目前全國單體規模*、功能最齊全的肉兔良種繁育場。
五年來,開縣的肉兔養殖產值年年翻番。據開縣兔業發展辦公室統計,2010年,開縣出欄商品兔640萬只,實現產值2.38億元。而在去年,開縣出欄商品兔超過800萬只,兔業產值達3億元,成為了全市*的肉兔生產基地。
山人兔業、巨豐兔業、珍珠兔業、聚鑫兔業、隆基兔業……如今,眾多的兔業公司和專業合作社,如同雨后春筍般出現在開縣大地上,這標志著開縣肉兔產業已初具規模,小兔子做成了大產業。
在開縣,兔業養殖還拉動了第三產業的發展。以“開州兔”為代表的兔肉深加工農副產品,已經悄然在市場上布局,成為市民餐桌上的美味佳肴;以開縣兔為主材料的“兔餐館”,在全市已有上千家。兔肉從養殖到屠宰、到加工銷售,已經形成了一個完整的產業鏈。
開縣副縣長馬文森說“要把肉兔產業真正做大做強,必須樹立品牌意識,提升市場競爭力,使其走向世界。”,接下來開縣將對肉兔良種繁育與健康養殖等重大關鍵技術進行攻關,以此促進肉兔產業快速發展,推動開縣肉兔生產向優質、高產、高效、安全轉化,提升開縣肉兔產業在國內外市場上的競爭能力,為出口創匯奠定基礎。
據了解,山東中遠大國際貿易公司、重慶錢江食品集團有限公司等大型企業十分看好開縣肉兔產業的市場前景,兩公司合資建設的日宰殺(深加工)肉兔30000只的出口兔肉加工廠目前已建成投產,爭取早日將“開縣肉兔”打入歐洲市場。
開縣兔業發展辦公室有關負責人透露,開縣將吸取其它區縣發展特色經濟的教訓,樹立品牌保護意識。目前正考慮為“開縣兔”申請國家地理標識商標。
馬文森表示“按目前的發展勢頭,明年全縣年出欄1000萬只肉兔應該不成問題。”,開縣有信心用3年時間建成“全國肉兔養殖第一縣”,有信心把開縣兔做成和榮昌豬一樣在全國響當當的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