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家禽網 時間:2012/4/20 14:15:00 來源:新農技術 閱讀數:
芬蘭一家飼料公司的科研人員研制:先將普通稻草、麥秸粉碎,然后加入脂肪酸、黑糖漿i或黑糖漿渣)和大麥,再加入麩皮和酒精拌和即成,采用這種方法制成的混合飼料味美可口,營養豐富,母牛特別愛吃,用這種美味飼料給一頭公牛食用,結果這頭牛每天可增加體重1000―1200克。
觀牛察病七法:
一、察眼神:健康牛眼灼灼有神,反應靈敏,發現陌生人即用眼盯著,有防御或進攻準備,否則,垂眼無神,反應遲緩,便是病牛。
二、觀摸耳朵:健康牛耳煽靈活,若以手觸摸則感到溫暖,有病的牛耳冰冷或發熱,且下垂,有低頭搭耳現象。
三、看鼻:健康的牛呼吸正常,鼻有汗珠,染病牛則鼻干無汗,干燥,甚至有裂紋。
四、觀摸牛咀:健康的牛咀呈淡紅色,若以手觸之便感覺溫和暖手,有病的牛則咀里發冷或發熱,涎多粘稠或干澀,口色呈紫紅或淡白。
五、察看牛舌:健康的牛舌頭光滑紅潤,活動有力,病牛舌頭綿軟無不靈活。
六、摸角:健康牛角尖上涼冷而根部溫和,病牛的牛角則過熱或冷。
(3)瘤牛及含有瘤牛品種血液的品種:熱帶及亞熱帶地區的瘤牛種,適于炎熱、潮濕氣候地區飼養。本品種對壁虱及其他血液寄生蟲的抵抗力較強,耳大下垂,勁垂十分發達,肩峰高,皮表面積大而借以散發體熱,對熱帶條件的適應性遠遠優于歐洲溫帶品種。因此熱帶地區多用歐洲品種與瘤牛雜交,以培育適于熱帶氣候條件的高產品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