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家禽網 時間:2012/5/3 9:22:00 來源:中國畜牧網 閱讀數:
占地面積1140平方米、不足兩畝地的大棚,年收入卻達幾十萬元。在山東省桓臺縣荊家鎮荊一村的獺兔養殖大棚里,這樣的劇情正在繼續。
筆者看到獺兔大棚里只有包含穆瑞娟在內的三名工人,"我使用的都是自動喂水、自動除糞裝置,需要的勞動力不多,管理這些獺兔我們三個人就足夠了。"面對筆者的疑惑,穆瑞娟解釋道。
充足的光照使得大棚里有些熱,穆瑞娟看了看溫度計后走到朝陽的一角按下了一側的開關,大棚南側的棚布徐徐上升,不一會陣陣輕風就迎面撲來。"棚布的升降都是自動的,光照充足、溫度高點的時候就升上去通通風、降降溫。獺兔養殖的適宜溫度在5度至25之間,過低和過高的溫度都不利于獺兔的繁殖和生長,相對于傳統的養殖方式來說,大棚式的養殖方法在溫度和濕度方面具有了可控性,獺兔一年四季都可以正常繁殖和生長。"
說話間,筆者跟隨穆瑞娟來到幼兔的籠前,"幼兔一般三個半月至四個月就可以出欄,這五、六百只小兔已經跟臨沂、河北等地的客商簽了訂單,5月下旬左右就可以出欄。"據穆瑞娟介紹,獺兔渾身是寶,不僅兔肉可以食用,皮毛還能制成衣物。
"2月28日生6"、"3月1日生5+1",筆者注意到在一些籠子的外側有很多類似的提示板,據穆瑞娟介紹,為了保證產崽的質量和成活率,提高幼兔的抗病能力,每只母兔年配種控制在六次左右,種兔配種和生產的時間也有詳細記錄。
穆瑞娟給筆者算了一筆賬,扣除成本每只幼兔至少可以賺30元,而今年的產量預計在25000只左右,除去中間各項費用,保守估計盈利也有60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