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家禽網 時間:2012/5/14 9:53:00 來源:中國畜牧網 閱讀數:
土雞成了“音樂迷”,肥豬睡上“席夢思”,肉牛也開始享用量身定制的“黃金搭檔”。“人性化”養殖成為山東省臨邑縣農民的致富新門路……
土雞成了“音樂迷”
“在你的心上,自由的飛翔……”每天中午11點,恒源街道辦事處李槐村李昌華家的養雞場里都會準時傳出勁爆的樂曲,數千只土雞搖頭展翅,伴隨著強勁的DJ翩翩起舞。原來,這是雞場主人在給雞進行音樂“熏陶”。
“早上聽民樂,醒瞌睡;中午放DJ,為減肥;晚上播輕音樂,睡得香。”李昌華介紹說,剛開始養雞的時候,小雞不活躍,成雞也經常打斗,羽毛啄得滿天飛,賣相很差。他就放音樂讓雞舒緩心情,沒想到小雞蹦蹦跳跳很高興,成雞“群毆”的現象也減少了。“現在只要一放音樂,它們就張開翅膀朝音箱移動,變得很有樂感。”李昌華笑稱,只要把小雞買來,他就一天三次給它們聽音樂。
據了解,在雞舍里播放音樂是一種科學的飼養技術,能有效調節雞的內分泌系統,激活免疫因子,從而起到安定情緒、增加食欲、促進生長的作用。在音樂“熏陶”下長大的雞更具有肉質鮮美、毛色光亮、上市時間早等諸多優點,生長期比原來縮短一周就能出售。“就耗一點電,成本很低,但雞的賣相好,銷量自然也好。”李昌華笑著說。他每年養6批土雞,每只雞平均重達1.5公斤,年可獲利30多萬元。
肥豬睡上“席夢思”
走進臨邑雙龍生豬養殖基地,一排排整齊明亮的豬舍立刻映入眼簾,幾百頭豬躺在用墊料鋪成的“席夢思”床上呼呼大睡,絲毫沒有臭味。“自從使用了生態養豬法,豬舍變得整潔多了,豬也很少得病,出欄的時候,每頭還能增重3至5公斤。”深得生態養殖實惠的廠長張恩報對筆者說,“去年養殖基地出欄生豬近1000頭,收入60多萬元,都是沾了生態養殖的光。”
生態養豬法,就是在豬舍內設置墊料坑,填充鋸末、秸稈等農副產品,并利用菌種進行發酵的技術。發酵分解出菌體蛋白,為豬提供了足夠的營養,同時促進了有益菌的繁殖,降低了疾病的發生率,有利于豬的增肥增重。豬糞尿直接排放在墊料上,加速了微生物發酵,產生熱量保證豬能正常越冬。這種方法實現養豬零排放、無污染、無臭氣,解決了規模化養豬場的環境污染問題。
據了解,使用該技術平均每頭生豬增收節支達110元左右。目前,該縣共有26個規模化養豬廠以及800多個養豬戶使用該技術進行養殖,年出欄生豬20多萬頭,增加收益1800多萬元。
肉牛吃上“黃金搭檔”
在臨邑同心肉牛養殖場,工作人員正在給肉牛添加飼料,伴隨著飼料倒入槽中,一股藥香撲鼻而來。“這可不是一般的飼料,是為肉牛量身定制的‘黃金搭檔’。”飼養員魏吉斌介紹:“把中藥粉碎,按一定比例加入飼料中,不但能提高飼料轉化率,對肉牛增肥增重也有良好的效果。”
“黃芪、蒼術、甘草含有豐富的氨基酸、維生素和微量元素,能促進肉牛生長激素合成,是最常用的添加劑;千里光、蒲公英在增強免疫、抑菌驅蟲方面有顯著作用,主要用于肉牛的日常保健。”該縣畜牧局副局長邢華帥說。
魏吉斌告訴筆者,自從喂食中藥以來,肉牛很少得病,每頭牛月均增重48公斤,比從前提高了9%左右,出欄時能達到1300斤。去除添加中藥的成本,平均每頭牛能多掙500元左右。另外,該縣一些奶牛養殖戶也用中藥喂養奶牛,用來預防奶牛乳腺炎,提高泌乳量和乳質,從根本上解決了奶牛養殖中“有抗奶”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