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家禽網 時間:2012/5/18 11:21:00 來源:廣西日報 閱讀數:
她很平凡,只是一名普普通通的農民;她不平凡,從一個普通的婦女成為遠近聞名的致富帶頭人。桂平市蒙圩鎮韋愛群,通過科技養殖帶領鄉親致富,先后被評為“廣西十大養鴨女狀元”和“全國科技種養能手”。
上世紀90年代初,經過市場調查的韋愛群,認定發展綜合養殖是一條致富好門路。1994年春,她辭去工作,承包60多畝水庫,并籌集了1萬多元啟動資金,搞起了水面養鴨、水下養魚的立體養殖。
由于沒有經驗,首次養殖因技術不過關,韋愛群最終虧本了。“就當是積累經驗吧!”從此她就經常跑書店買書學習,到科技局、水產畜牧局請教技術人員,還到省外的養殖戶家拜訪取經,認真鉆研養殖技術。經過不懈努力,她終于摸索出了一套鴨魚立體養殖的科學方法。
隨著技術的成熟與資金的積累,韋愛群的事業不斷發展壯大,養的鴨子從200羽到現在年出售肉鴨近20萬羽,出售鮮活魚50萬公斤,原來只有一個60畝的養殖場,現已發展到3個共800多畝。
桂平市水面資源豐富,但因為沒有規模養殖場,肉鴨供應曾長期依靠外地進貨。韋愛群想,何不發動鄉親們一起養鴨、養魚?在她的帶動下,鄉親們迅速掀起了養殖肉鴨的熱潮,僅蒙圩鎮存欄超過1萬羽肉鴨的養殖大戶就有10多戶。現在,蒙圩鎮已成為桂平市肉鴨養殖基地,年出售肉鴨200多萬羽,還輻射到周邊鄉鎮,全市目前有大小養鴨場200多個,年售肉鴨500多萬羽,養鴨業已成為農民增收的一大產業。
2005年7月,在當地黨委的領導下,枇杷糖水庫養殖場聯合黨支部成立,韋愛群擔任支部書記。她在養殖戶中發展黨員中心戶。依托聯合黨支部和黨員中心戶這兩個平臺,向群眾傳授養殖技術,提供資金扶持。為了打出自己的品牌,2008年7月,韋愛群與陳旭芬等5戶養殖戶成立了桂平市蒙圩鎮恒源養殖專業合作社,現已發展成員30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