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家禽網 時間:2012/5/31 15:43:00 來源:重慶日報 閱讀數:
今年打算養殖生態兔,用養兔產生的糞便養殖蚯蚓,蚯蚓糞便做成有機肥銷售,蚯蚓則用來養殖美蛙……近日,北碚區靜觀鎮素心村返鄉農民工潘新建談起他的致富計劃時很是自信。
今年32歲的潘光建過去一直在外打工,2007年,他回到靜觀老家,籌資20萬元開始從事肉兔養殖。最初由于經驗不足,2009年7月,一場兔瘟導致潘光建養的兔子死了300多只。在西南大學動物科技學院教授的指導下,潘光建度過了這次難關,并開始學習養兔核心技術。慢慢地,他掌握了打針、喂藥、給兔圈消毒等技能,逐漸成為養兔“專家”。
2011年,潘光建領頭成立了親誼養兔專業合作社,帶動周邊100多戶農民加入到養兔行業,僅2011年便出欄肉兔10萬多只,幫助村民實現增收100多萬元。
今年,在北碚區科協的幫助下,潘光建開始了對養兔產業鏈的深度開發。他正在籌備用兔糞養殖蚯蚓、蚯蚓糞做成有機肥銷售、蚯蚓又用來養殖美蛙,使之成為一個完整的生態養殖產業鏈。目前,潘光建從日本引進的蚯蚓在兔糞中茁壯成長,其租下的魚塘也建成了美蛙孵化設施,已成功孵化出蛙卵。
“把普通兔變成"科技兔"后,今年可增收一倍,也能帶動更多農戶增收。”潘光建對此信心滿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