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家禽網 時間:2012/6/1 11:45:00 來源:安徽日報農村版 閱讀數:
初夏時節,皖南山區處處綠意盎然。黃山區焦村鎮上嶺村62歲的張業柱正在樹林里看護自家養的雞,五顏六色雞群,有的在樹枝上,有的在找食,有的互相追逐。最近一個月,喜悅總是寫在他的臉上。原來,他在自家退耕還林的楓香樹林下,放養的3000只土雞,除已賣出1000只成品雞外,剩余的雞陸續生蛋了,最多的一天要撿1200多個蛋。張老漢翻開小本本:4月20日賣出成品雞400只,4月28號賣600只,共收入3多萬元,到5月25號,雞蛋已賣了4680多元,加上賣出的成品雞一共3.46萬多元。 “嘿!我今年除去投入成本,8萬元純收入是捏在手心里了。我的楓香林讓雞這么一 "折騰",樹長得又快又粗又高,樹干通直又好看,真是一舉多得啊! ”
2011年春節時,張業柱萌起一個念頭:自家門口的山塝田都退耕還林了,我們又有養雞傳統,加上現在人們看好土雞土蛋,何不在林子里養些土雞呢?當年開春,在鎮計生協會幫助下,他把計生獎扶金拿來做本錢,建起雞舍,購進500余只雞苗,當年獲利8600多元。掘得第一桶金后,他們逐步擴大養殖規模。 “現在收入增加了,我老倆口買了冰箱、洗衣機,還安了空調,日子好著呢! ”張老漢樂呵呵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