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家禽網 時間:2012/6/20 14:53:00 來源:吉林日報 閱讀數:
鎮賚縣大屯鎮杭乃村的大學生許云鶴返鄉創業養雞致富的故事,也許能給仍徘徊在就業路上的大學生一些啟示。
2007年,許云鶴從南京農業大學畢業后被常州華夏農貿有限公司聘用,月薪3000元,這對于一個剛剛畢業的學生來說不是一個小數目,可一次偶然的機會改變了他的想法。假期他到南方農村的同學家做客,同學家紅紅火火的養殖業打動了他的心,回鄉創業的夢想油然而生。在經過激烈的思想斗爭后,他毅然辭職,回鄉創業。
父母和親戚的不理解,并沒有擋住許云鶴創業的腳步。他先后到吉林正大、德大公司和松原、四平等地的養雞場,大安安大公司考察學習。他認真觀察雞的生活習性,虛心求教于技術人員。學習回來后,他又參加了縣鄉兩級組織的養殖技術培訓班。初步掌握養雞技術的許云鶴在自家庭院里建起了簡易的養雞棚,購買了3000只雞雛。
功夫不負有心人。在他精心飼養下,第一茬雞竟獲利1萬元。
初戰告捷,讓許云鶴對大棚養雞更加充滿了信心。他決定擴大養殖規模。在縣委組織部和鎮政府的支持和幫助下,他籌集資金8萬多元,到2008年7月,一個建筑面積1100平方米、棚內排氣扇、暖氣片、自動飲水機等設施齊全的養雞場建成了。養雞場建成后,許云鶴與大安安大公司簽訂了養雞供銷合同,該公司負責提供雞雛和精飼料,小雞出欄后,以市場價回收。為解決技術難題,他一方面在網上查找養雞資料,一方面買了大批書籍和音像資料學習。2008年,他養殖的8000只肉雞,48天出欄,每只雞的平均重量在2.5公斤左右,凈賺10多萬元。接著第二茬、第三茬……一茬比一茬好。望著大棚內的創業果實,許云鶴笑在臉上,美在心里。2010年他又投資30余萬元,新建了一座占地1萬平方米的現代化養雞場。
看到許云鶴依靠科學養雞走上了致富路,本村及其他村的農戶也紛紛建起了養雞大棚,一部分農戶還建起了標準棚舍。許云鶴對鄉親們的要求總是有求必應,不但將自己的技術毫不保留地教給他們,還無償提供自己研制的飼料配方。目前,大屯鎮有養雞戶60多戶,戶均飼養量1500只,增收5000余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