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家禽網 時間:2012/8/8 10:47:00 來源:中國畜牧網 閱讀數:
波爾山羊體型大、產肉多、效益佳,被譽為“世界肉用山羊之父”。如今,該品種已經落戶菱角湖管理區,即將成為當地養殖戶致富的聚寶盆。
在沮漳河堤腳的雙閘大隊聯合隊養殖小區,黑白相間、體形健壯的山羊吸引了記者的眼光。養殖戶付國銅、蔣家蘭夫婦告訴記者,這就是波爾山羊。真和本地山羊不一樣!它頭部堅實,角向后彎曲,圓而堅硬,背部寬闊平直,四肢強健。 說起投資引進波爾山羊養殖項目,夫妻倆打開了話匣子。
2005年,付國銅夫婦帶著兒子踏上了南下淘金之路,在海南省一家農場種植西瓜。同在農場打工的湖南籍民工養起了波爾山羊,從他那夫妻倆得知,波爾山羊銷路廣闊,收購價格高。他們暗下決心,等有條件,他們也辦個波爾山羊養殖場。
聯合隊靠近沮漳河大堤,有大面積的荒灘,水草比較豐茂,管理區把鄰堤的這片土地規劃成養殖小區。2007年底,付國銅夫婦回鄉得知了這一信息。他們把想要養殖波爾山羊的想法和管理區領導進行了溝通,管理區領導十分支持,并經常和他們聯系,通報養殖小區施工進度。2008年3月,回到家鄉的夫妻倆看到養殖小區土地已經平整,水、電、路等基礎設施完善,他們決定,安心在家鄉發展養殖。
萬事開頭難。管理區領導特地安排畜禽技術服務中心工作人員陪同夫婦倆3次赴山東嘉祥縣考察。第3次,他們投資12萬元購買了300只母種羊,在湖北省種羊場購買了4只公種羊。種羊回來后,由于對氣候不適應,兩個月內近60只母羊死亡,損失2萬多元。夫婦倆并沒有因此氣餒,在管理區領導的幫助下,他們請來畜牧專家進行指導,山羊的病情逐步得到控制。他們又安排兒子赴上海學習山羊疾病防疫技術、繁殖技術。如今,羊兒已經適應本地氣候,產下了第一批羊寶寶。
正說著,一輛載滿建筑材料的車開了進來。“養殖場已有420多只山羊,我們準備再投資20萬元建廠房,到時候養殖規模可達到1000只。2010年3月份就出欄100多只,純利潤可達近4萬元。現在,很多人已經到我們這來下訂單了,這些波爾山羊供不應求呢!”夫妻倆望著活蹦亂跳的山羊笑得合不攏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