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家禽網 時間:2012/12/11 10:14:00 來源:阿里牧 閱讀數:
1.適宜種植的牧草
退耕坡地多分布于海拔500~800米左右范圍,主要是低海拔地區,年平均氣溫多在17~18℃,夏季炎熱,降雨量在1000毫米以上。從地理環境和氣候條件來看,牧草種植應以多年生的暖季型草為主,一年生的冷季型草為輔。下面主要介紹幾種適合重慶市退耕還草種植的牧草草種及其特性。
象草、皇竹草、雜交狼尾草為多年生禾本科牧草,似甘蔗,株高3米以上,有一定抗旱能力。對土壤沒有選擇性,但在肥沃壤土、重黏土中生長特別好,施肥后效果也很顯著。10℃以下生長停止,
地上部遇霜凍會枯死,地下部只要土壤不凍結就可越冬。在三峽庫區低海拔地區可作多年生牧草利用,畝①產干草1.2~1.8噸。
堅尼草為多年生暖季型禾本科牧草,有多種生態型,株高0.5~4.5米,變異幅很寬。抗旱性、耐陰性強,但耐霜性較弱,浸水耐性差。在排水良好的砂壤土、壤土中生長特別好,施肥后效果很好。耐寒品種可在三峽庫區低海拔地區作多年生牧草利用,畝產干草1.3~1.7噸。
百喜草為多年生暖季型禾本科牧草,匍匐型,多葉,株高60~80厘米左右。抗旱性、耐寒性、耐濕性、耐陰性、耐踩性強。最適在砂壤土中種植,在濕潤的黏質土壤中也長得好。在中低海拔地區可作多年生牧草利用,是防止水土流失效果最好的草種之一。畝產干草1.0~1.2噸。
蓋氏虎尾草為多年生暖季型禾本科牧草,稈細、葉多,株高60~150厘米。初期生長好,匍匐莖的地表覆蓋快,再生力強,抗旱性強,耐濕性也好。在砂壤土中生長*,施肥效果好。在低海拔地區可作多年生牧草利用,畝產干草1.1~1.3噸。
特高為寬葉型一年生黑麥草,屬冷季型一年生禾本科牧草。株高1.3~1.9米,適宜在冷涼、濕潤地區生長。據王保全、左福元等研究,冬閑稻田種植適應性好,抗逆性強,花期前可刈割3~5次,年畝產鮮草4.4噸以上,并能促進后作水稻增產,是冬閑稻田中值得大力推廣種植的優良牧草品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