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家禽網 時間:2012/12/21 11:12:00 來源:中國養殖網 閱讀數:
浙北養豬重鎮南湖區新豐鎮,今年農民人均創收超19000元已無懸念。但算一算全年收入構成后讓人詫異,20多年來占比最高的養豬業,首次讓位給了來自“萬元千斤”模式的大棚種植。u2S中國飼料行業信息網-立足飼料,服務畜牧
一個以養豬業為農民主收入的城鎮,是如何實現增收結構歷史性巨變的?而這種變化背后,又蘊涵了怎樣的理念之變?u2S中國飼料行業信息網-立足飼料,服務畜牧
浙江農民增收的新豐典范u2S中國飼料行業信息網-立足飼料,服務畜牧
室外氣溫將近0℃,在大棚內勞作的陳繼榮卻忙得滿頭大汗,他要趕在月底甜瓜秧種下之前,將土地平整完畢。明年,陳繼榮準備在他的5只大棚里種上甜瓜、南瓜、生姜等,秋收后再分別種上晚稻。u2S中國飼料行業信息網-立足飼料,服務畜牧
為陳繼榮帶來每畝1.5萬元高收入的,就是浙江省重點推廣的“萬元千斤”種植模式,而新豐鎮正是這種新型栽種技術的發源地。2006年開始,該鎮在全省“試水”生姜、萵苣、甜瓜與晚稻的套種技術。當年搭了3只棚,每只占地僅0.27畝,結果3種模式平均畝收入都超過了萬元,最高的達到了13600元。“那時每畝地種兩季稻的收入加起來還不到1000元。”一直參與這項技術攻關的鎮老農技人員姚金林頗為自豪。u2S中國飼料行業信息網-立足飼料,服務畜牧
很快,這種既鼓足農民錢袋又不少國家糧袋的種植模式,在新豐鎮迅速推開。1畝、56畝、516畝 到今年,“萬元千斤”大棚種植面積已達到了9127畝,模式也由3種豐富到了“草莓套玉米”等6種模式,平均每畝產值、利潤最高的分別達到了35000元和23000元。u2S中國飼料行業信息網-立足飼料,服務畜牧
種植模式的變化,也悄然帶來了農民增收結構的轉變。姚金林給記者細細算了一筆賬,新豐鎮農民收入主要有三大塊,即養豬業、企業上班收入和種植業,前兩種特別是養豬業一直是新豐農民增收的拳頭產品。但今年,全鎮來自于大棚種植的收入高達1.8億元,再加上露天生姜等面積,農民在這塊上的人均收入達到了6000元左右,直追企業打工收入,而生豬養殖的收入人均降到了4000元左右。鎮領導認為,農民養豬收入減少,既有利潤減少的原因,更有生豬養殖量下降14%的因素。“種地收入超過養豬業,這是20多年來從來沒有過的事情。”在農經線工作了35年的姚金林感慨道。u2S中國飼料行業信息網-立足飼料,服務畜牧
效益是推動一個產業發展的首要因素。“萬元千斤”種植模式的成功推廣,在新豐農民中引起了較大反響,一些養豬戶紛紛縮小養豬規模,建起了種植大棚。僅在陳繼榮所在的凈相村毛家頭組,約有20%養豬戶已開始種起大棚:“養豬收入雖好,但風險大、污染環境,倒不如種些效益不錯的大棚蔬菜來得穩當。”u2S中國飼料行業信息網-立足飼料,服務畜牧
增收與生態保護共舞u2S中國飼料行業信息網-立足飼料,服務畜牧
今年年初,位于新豐鎮的東方潤園、御翠花苑兩個項目開盤首日,銷售率就達到了73.5%,而在購房客戶中,相當一部分是本鎮的養豬戶。放棄寬敞的農家小樓,花錢住進城鎮,讓養豬戶們作出重大選擇的大原因是“鎮上沒有豬糞臭”。u2S中國飼料行業信息網-立足飼料,服務畜牧
“空氣、水質”,近年來,這兩個詞一直牽動著新豐鎮居民敏感的神經。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生豬養殖曾對新豐的經濟發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但隨著養殖規模的擴大,每年近50萬頭的存欄量也給新豐帶來了巨大的壓力。鎮領導感嘆,這幾年,該鎮50%以上鎮村干部的精力都用在了養豬污染治理上,更別提鎮里每年數百萬元的財政投入了。但是,在遠超環境承載能力的養殖規模前,再大力度的治理都顯得力不從心。“自己都聞不慣這股氣味,可不養豬又干點啥呢?”一些農民坦言。u2S中國飼料行業信息網-立足飼料,服務畜牧
“農民的增收,不能建立在破壞環境上。”新豐鎮黨委書記陳新華表示,要改變新豐鎮的生態環境,除了大力抓治理,還必須加快農業產業結構的調整,加快發展工業經濟,為農民提供增收的平臺和技能培訓,通過種養方式的轉變,真正實現養豬規模降下來,農民增收。u2S中國飼料行業信息網-立足飼料,服務畜牧
圍繞這一思路,新豐鎮推出了系列舉措。利用該鎮擁有300多年生姜種植歷史的優勢,新豐鎮開始了長達五年多的“生姜、晚稻”等“萬元千斤”套種模式的試點,并逐漸擴大范圍。同時,出臺產業扶持政策,鼓勵農民開展大棚種植,僅去年,就出資近80萬元獎勵規模種植戶、合作社。而一年一度舉辦的漢塘文化節,極大地提高了新豐生姜的知名度,為農民搭建了銷售平臺。2011年,新豐生姜還成功申請了國家原產地地理標志證明商標。今年,新豐鎮與嘉興農科院合作,將生姜高新技術核心示范基地建設成功申報為省級科技推廣項目。u2S中國飼料行業信息網-立足飼料,服務畜牧
在“萬元千斤”種植模式畝均收入已達18164元的基礎上,今年,新豐鎮又提出了“收入雙萬元、種植超萬畝”的目標,同時,將種植模式增加至8種,從而降低農戶種植面積增多可能帶來的銷售風險。u2S中國飼料行業信息網-立足飼料,服務畜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