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家禽網 時間:2013/2/28 9:09:00 來源:廣西日報 閱讀數:
【導語·中國畜禽網】專家們帶著黃瑞文夫婦及同村的6戶人家一道,前往桂林、河池等地取經;缺創業資金?婦聯、扶貧辦、科技局等各部門活用政策,爭取貸款;沒有技術怎么辦?科技人員登門傳授,專家們留下視頻、電話、郵箱,歡迎隨時提問。
山路彎彎,峭壁嶙峋。元宵節前夕,記者乘車繞過幾座山頭,才到達隆安縣城廂鎮達利村傍下屯。
章殷和黃瑞文夫婦的黑山羊養殖場在公路邊依山而建,房屋一側墻壁全是大塊凹凸不平的山石。推門而入,卻別有洞天。照過紫光燈,趟過消毒水,沿著石塊鑿成的階梯逐級而上,干凈衛生的羊舍映入眼簾,100多只高大黝黑的努比亞山羊正悠閑地吃著草料。每只山羊耳朵上都帶著編號,單雙號分隔飼養,以避免近親繁殖;地板刻意鏤空,山羊糞便直排到地下的沼氣池里,既能發電,還能制成肥料出售;每間羊舍后門直通半山腰,確保山羊有足夠的活動空間。夫婦倆的住房距離養殖場不遠,一樓被改造成了青貯池,池里甜香四溢。甘蔗尾、稻桿、黃豆桿、玉米葉、花生殼……這些莊稼地里的邊角廢料,在黃瑞文夫婦眼里都是“寶”。
“冬天里農作物和青草都少。我們把收集到的所有作物混合切碎,貯藏發酵后,制作成羊愛吃的‘干糧’。”章殷自豪地說,盡管春節前后持續陰雨,但他們早已備足了兩個月的存貨,春節也過得格外踏實。
站在羊舍外,黃瑞文掰著指頭給記者算了一筆賬:石山貧瘠,東一塊凹地西一個土坑,勉勉強強才能湊夠一畝自留地,如果零散地種些玉米和黃豆,畝產年收入不過數百元。但若把土地用于種植山羊愛吃的草料,一畝草料足夠喂養10-15只羊,努比亞山羊飼養一年就能出欄,按每只羊1000元來計算,一畝地至少能帶來1萬元的收入。
多年前,夫妻倆曾到外地工廠打工,月收入不過600多元,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導致工廠停工,一家人頓時陷入窘境。
窮則思變。脫貧,不止是黃瑞文一家人的夢想,也是當地各級黨委、政府的目標。彼時,正逢隆安縣科技局邀請自治區科技、農業等方面的專家深入大石山區調研。發愁沒項目?專家們帶著黃瑞文夫婦及同村的6戶人家一道,前往桂林、河池等地取經;缺創業資金?婦聯、扶貧辦、科技局等各部門活用政策,爭取貸款;沒有技術怎么辦?科技人員登門傳授,專家們留下視頻、電話、郵箱,歡迎隨時提問。
在多部門的幫扶下,黃瑞文夫婦倆終于順利出師,養殖規模不斷加大。從創業之初的80只本地母羊,發展為專營努比亞種羊。在他們的引領下,當地成立了龍宇黑山羊合作社,發展會員60多戶,并成立了養羊專家大院,輻射帶動隆安的黑山羊產業發展。“十二五”期間,該縣通過“合作社+基地+農戶”生產模式及建立示范基地,把龍宇黑山羊合作社實施的“黑山羊高效健康養殖技術”推廣復制到全縣各鄉鎮。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我們這里窮山惡水都能找到致富途徑,現在政府提供了很多好政策、好項目,除了養山羊,我們還能種百香果、穿心蓮……區內不少地方自然條件比我們優越,只要大膽闖、用心學、認真干,農民收入肯定能增加!”黃瑞文信心滿滿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