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家禽網 時間:2013/3/21 19:12:00 來源:河南農業信息網 閱讀數:
冬春長時間舍飼,青飼料短缺,光照不足,畜禽多因體內缺乏維生素發生代謝機能紊亂、生長發育停滯、抗病力減退,甚至誘發疾病和死亡。為防止畜禽冬春缺乏維生素,農戶可自制維生素補充飼料——發芽飼料。其制作技術及使用方法如下。
一般禾谷類作物的籽實,如大麥、燕麥、玉米、稻谷等均可用作發芽飼料的原料,其中以大麥最為常用。其制作方法與生豆芽相似,即先將原料籽實篩選去雜,放入溫水中淘洗,晾干備用,然后將干凈的原料放入20℃~25℃水中浸泡,用紗布、麻袋片等包好,每晝夜噴灑30℃左右的溫水4~6次,同時略加翻動。2~3天后待原料籽實生出毛根和胚芽即可揭去紗布、麻袋片,每天早晚各淋以清潔的溫水。3~5天后嫩芽長出即可根據需要取出飼用。
實踐證明,在發芽過程中,谷物籽實所含的部分淀粉轉化為麥芽糖,蛋白質被分解為容易消化的可溶性氨化合物,同時胡蘿卜素(在動物體內可生成維生素A)、核黃素以及維生素E(生育酚)等重要營養物質的含量也大大提高。測定顯示,1公斤大麥芽中含有維生素A原——胡蘿卜素28毫克,含有B族維生素250毫克和尼克酸17毫克。可以說,谷物的發芽過程大大改善和提高了原谷類籽實的營養結構與價值,使其成為維生素補充飼料。
在一般情況下,如果以補充B族維生素和改善適口性為主要目的,芽長至2~3厘米時即可取出飼用;如果以補充胡蘿卜素為主要目的,則應待芽長至8~10厘米時飼用。
實踐證明,以發芽飼料喂母畜,一般每日每頭補給150~250克,可促使其發情、受孕和增加泌乳量;以發芽飼料喂種公畜,每日每頭100~200克,可增強其性欲,改善精液品質和提高配種準胎率;以發芽飼料喂幼畜,每日每頭30~40克(仔豬,每日每頭10~20克或幼雞每日每只3~4克),可促進其生長發育,提高其抗病力及成活率;以發芽飼料飼喂產蛋雞,每日每只10~20克,對提高其產蛋率、種蛋受精率以及孵化率等均有效果。另外,發芽飼料還可作為較理想的調養性補料飼喂病弱畜禽。使用發芽飼料時可根據不同畜禽采食的方便,將其切成小塊、剁碎或打漿拌入日糧中,任其自由采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