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家禽網 時間:2013/3/28 10:30:00 來源:離石新聞網 閱讀數:
早春三月,記者走進離石區交口街道玉祿精豬養殖場,看到一棟棟飼養房整齊的展現在眼前,干凈整潔的豬舍里,一只只小豬仔正在圈里撒歡,在其中一間飼養房里,記者找到了養豬場的老板閆林虎,他正在給豬喂飼料。
老閆已到花甲之年,每每談起七年來的創業經歷和喜人發展,他滿腹感慨卻也樂在其中,“我都這么大歲數了還在創業,有的時候真的很累,但是一看到小豬仔歡快地跳舞,心情就會跟著好起來”。
2005年,53歲的閆林虎經歷了事業的挫折,準備二次創業,一開始總是琢磨著找到一個更好的發展項目,一次偶然的機會他發現了養殖業,養殖初期,閆林虎邊進行市場調查,邊學習飼養技術。在掌握養殖方法后,幾十頭小豬住進了他家簡易的豬舍。閆林虎每日細心觀察、精心喂養,經過幾個月的辛勤勞動,第一茬豬出欄了,一算賬,凈剩幾千元,極大地增強了他的創業信心。接下來,閆林虎一點一滴積累,慢慢擴大了養豬規模,經過七年的發展,建成了豬欄5個,存欄500頭,年出欄1100頭的精豬養殖場。
回顧七年多的養殖道路,閆林虎從最初的疑惑、迷茫,爬坡時的觀望、嘆息到如今的成功、喜悅,可算得上是酸甜苦辣都品嘗了。“要想把這個產業做好,硬件設施跟得上,還得像照顧嬰兒一樣細心的觀察呵護,每天幾乎全部時間就是守在養豬場里。現在我們對豬肉質量的要求越來越高,每頭豬都打了耳標,一旦出現問題,可以一直查到源頭。”閆林虎告訴記者,養殖業是高投入、高風險、低產出的行業,讓他感觸*的就是近年來政府對養豬戶的扶持。“去年,我們給每頭豬都上了60元的保險,政府出48元,自己只需要出12 元,萬一豬病死了,可以拿到1000元的賠償,這給我們養殖戶吃了一顆‘定心丸’。”
說起去年的銷售情況時,閆林虎有些無奈的表示:目前市場上整體的銷售并不樂觀,市場的波動也讓養殖戶迫切需要支持。去年,有幾個月大家根本沒掙到錢,希望今年價格能好一些。
問起今后的打算,閆林虎帶著記者走到養殖廠門口的一塊空地,勾畫起了今年的藍圖:“去年在西安參觀養殖場,人家辦的風生水起,對我觸動很大,今年我想在這里修建一排辦公室,還想把這地面都硬化了,爭取存欄達到600頭,我希望在養豬的道路上走得更遠,道路更寬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