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家禽網 時間:2013/4/7 10:48:00 來源:焦作日報 閱讀數:
作馬村區演馬街道前蔣村的張國成是遠近聞名的致富能手,昔日的下崗工人,如今靠飼養鵪鶉走上了致富路。
“去年收益還可以,產值達到1500萬元,在全國的鵪鶉飼養戶中,俺也算個佼佼者了。”3月31日,張國成自豪地告訴記者。1996年,張國成經朋友介紹,開始嘗試飼養鵪鶉,最初只散養1000只,收入也就2000元左右。為了擴大飼養規模,他先后6次到南昌、南京、武漢、合肥等地向飼養專家請教,參加鵪鶉飼養培訓班。
功夫不負有心人。十幾年的心血與汗水,讓張國成得到了豐厚的回報。現如今,他的飼養場共有鵪鶉36萬只,一天下蛋900公斤,單賣鵪鶉蛋一項,每天就能讓張國成收益1萬元。不僅如此,看似沒用的鵪鶉糞也能給張國成帶來收益,曬干后的鵪鶉糞1噸可以賣800元錢,一些種菜和養魚的農戶每天都上門收購。
雖然張國成的飼養場是我市*的鵪鶉飼養場,在周邊省份也小有名氣,但聰明肯干的他對現狀并不滿足。3年前,張國成在飼養場的旁邊又建起了一個食品加工廠,對鵪鶉蛋進行深加工,制成的鹵鵪鶉蛋銷往廣州、深圳、南寧等多個南方城市,供不應求。
“一個人富不算富,鄉親們都富才算富。創業的時候,鄉親們沒少幫我,現在我富了,要帶領鄉親們一起奔富路。”張國成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他成立張氏鵪鶉專業合作社,把本村和周邊各村的鵪鶉飼養戶集中起來,承諾提供“六包”服務,即包平價供應鵪鶉種苗、包飼料、包傳授飼養技術、包防疫、包銷售產品、包脫貧致富。不僅如此,他創辦的食品加工廠還為本村30位農民提供了就業崗位。“在國成這里上班,離家近,待遇高,干好了一個月能開3000多塊錢。”前蔣村村民蔣大姐高興地告訴記者。
談及下一步的打算,張國成信心滿懷地說:“力爭3年內建成國內*的鵪鶉飼養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