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家禽網 時間:2013/4/10 16:42:00 來源:欽州日報 閱讀數:
“二十多天的小乳豬,在喂養飼料和護理方面要尤其注意,不能和成年豬的喂法雷同,否則影響到小乳豬的品相和價格……”在靈山縣石塘鎮木山村委官田山腳下,大型養豬場的老板周士生正在給村民傳授“養豬經”。“在老丈人家發展養豬是覺得這里地方好,人緣好,投資環境適合,而且很劃算,所以才選擇了這里來發展。”如今從廣東開平市來到這里的周士生,不僅自己闖出了一條養豬致富路,他還不忘鄉情,積極帶動周邊的群眾一起共同發展,走出了一條互幫共富的新型農村致富之路。
傾情荔鄉創辦企業
40多歲的周士生是廣東開平人,他原本在廣東做生意,前幾年由于金融風暴之后生意越發難做,便萌發了到廣西發展的念頭,幾經反復考察,選擇了養豬項目,并將投資項目堅定地選擇了他的岳丈娘家所在地——靈山縣石塘鎮木山村。
周士生從2009年到木山村開辦養豬業時,他覺得村中養豬模式還是采用傳統養殖方式,方法落后且受益甚低。于是他決定打破傳統養殖方法,大膽運用科學養殖,對部分豬舍進行技術改造,建成冬暖夏涼、干凈整潔的新式豬舍,但由于可用面積場地小,養豬不多,收益甚微。
2012年初,在他不懈的努力下,租用了木山村委10多畝空閑地,并籌資投入了一百多萬元擴建了一座標準化的養豬大棚,內設有中大小豬、母豬各個不同的新型豬舍。目前,在欄豬數約500多頭,其中有80頭是母豬,其余是一批豬苗和肉豬,年產值達300多萬元,名副其實地成為了一家當地養殖規模較大的企業。
技術改良成就商機
記者跟隨周士生進入他的養豬場,首先就要經過嚴格的消毒一番,才能與小豬們見面。在周老板的豬場內,記者看到了他精心改良過的豬舍,的確與往常在農戶家中看到的豬舍大不相同,整潔干凈,樣式新穎。“為了減少疾病的發生和傳染,豬舍每天都要進行消毒、保潔工作,保持豬舍干干凈凈,并實行全封閉飼養,以杜絕疾病的傳染,養豬四年來,我的豬舍從沒死過一頭豬。”周士生告訴記者,由于他購進的又是外地長白優質種豬,而且縮短了育肥時間,使他養的肉豬質量好,一直來都被來自廣州、湖南的客商長期定購與合作,銷售前景非常廣闊。
周士生笑呵呵地對記者說:“去年豬場出欄肉豬2000多頭,收益凈賺近60萬元,今年還繼續擴大養殖規模,完善內外設施,把養豬業真正發展起來,引導本地鄉親一起養豬致富。”
致富不忘惠及鄉親
嘗到了養豬帶來甜頭的他,還致富不忘鄉鄰,周士生通過飼養母豬,自繁自養,從節約了成本來看,除供自己的豬苗需求外,還把自繁的豬苗低于市場價格供給周圍的農戶,手把手地指導農戶進行科學養殖。目前得到他支持帶動富裕的農戶已有250多戶,并蓋起了漂亮的人居“豬樓”。周士生說:“僅自己富裕了,總覺得心里空蕩蕩的,只有把周邊的父老鄉親都帶富裕了,心里才踏實。”
為提高養豬場糞便利用率,周士生建起了100多立方米的沼氣池,安裝沼氣爐灶、沼氣淋浴器,一年四季都能使用,不僅滿足豬場養殖和人居生活的需要,還能提供給附近10多戶農戶使用,這樣一來,既節省開支,又凈化了環境,方便了群眾。同時,他還在養豬場腳下挖了一個大魚塘,利用豬場糞便和沼氣池分解物用于養魚,做到循環利用,極大提高了養殖場的經濟效益。“我打算引進幾個優良的高端肉豬品種,主打高級酒店和商超渠道,帶領村子里的鄉親們走生態養殖,在肉豬品質和價格上做文章,把木山村的肉豬養殖的規模做大,進而增加鄉親們的收入。”說起將來的打算,周士生是一臉的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