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家禽網 時間:2013/4/17 10:42:00 來源:中國畜牧獸醫報 閱讀數:
4月1日,隨著四川省內江市東興區中山鄉楊橋村一組村民田弟光將飼養的10只兔子交到同村人劉淑容手中,殘疾人間的又一次扶貧接力開始了。
2011年,東興區殘聯在全區推廣“傳遞式”扶貧,通過向殘疾人家庭免費提供優良種兔,并由兔業公司免費提供技術、銷售等服務,“種子戶”養殖成功后,免費拿出相同數量的種兔給其他殘疾人,這種接力模式,讓該區132名殘疾人走上了養兔致富路。
4月2日,筆者在東興區郭北鎮進士村殘疾人養兔培訓基地,見到工作人員林陽正拿著一份表格做登記。東興區殘聯理事長肖體家說,目前,東興區有7萬多殘疾人,這些人多居住在農村。“傳遞式”在中山鄉試點成功后,區殘聯為擴大扶貧規模,在郭北鎮又成立了殘疾人養兔培訓基地,每年9月~10月,從全區鄉鎮挑選殘疾人對他們進行培訓,之后免費發放種兔。“除了培訓,我們也接納殘疾人來基地實習、就業。”肖體家說,基地可容納32名殘疾人就業,這些殘疾人來基地可以半工半學,每月還有補助,相當于“帶薪培訓”。截至目前,東興區已有600余人次殘疾人接受過培訓,發放優良種兔1320只,受益的132名殘疾人當年平均經濟收益超過40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