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家禽網 時間:2013/4/24 9:18:00 來源:平頂山新聞網 閱讀數:
“我那兒有一只兔子這幾天消化不良,你這兒還有沒有預防巴氏桿菌的藥?”
“有。”4月18日一大早,湛河區曹鎮鄉曹東村的張亞超就來到了同村村民張高峰家,向他求助。聽了張亞超的描述后,張高峰拿了兩盒藥給他,并囑咐他除了注意母兔防止巴氏桿菌感染外,還要注意預防幼兔得上球蟲病。
今年38歲的張高峰是我市科學養兔協會的理事長,也是我市頗有名氣的“養兔達人”。
張高峰初中畢業后,學習了兩年獸醫,開了一家獸醫診所。2005年,他從央視上看到有人靠養獺兔發了家,就決定養殖獺兔。從那時起,張高峰轉了行,從獸醫變成了養兔專業戶。起初,張高峰得心應手,但就在兔子繁殖到200多只的時候,問題出現了,一批兔子感染了肺炎,由于發現得比較晚,死得只剩下3只。
為了掌握獺兔的飼養技術,他先后去北京、山東等地學習,還參加了函授學習。
2007年,他從外地以每只100元的價格買進100只種兔,決定東山再起。這一次,他設計并建造了科學合理的標準化兔舍,購買了飼料加工機械,根據掌握的知識自己配方生產飼料。目前,他的獺兔養殖場有種兔200余只,存欄2000多只,平均10天左右就出售一次,年純收入近20萬元。他的養殖基地也成了我市標準化養兔示范園。
2009年1月,張高峰發起成立了湛河區兔業協會,發動農戶養殖獺兔,由他提供種兔、飼料,幫忙設計兔舍,并提供衛生防疫、配種接生等服務。為消除養殖戶的后顧之憂,他與養殖戶簽訂合同,統一銷售。
在他的帶動下,兔業協會的會員從最初的10多家發展到現在的200多家,慕名前來學習取經的除湛河區的農民外,還有來自魯山縣、葉縣等周邊縣的農民。
“要不是有高峰幫忙,俺家肯定還是窮得丁當響。”今年55歲的高國民是湛河區北渡鎮村民,由于要照顧常年患病的妻子,不能外出打工。2010年,他了解到張高峰幫人養兔的事跡后,就找到張高峰,告訴他自己也想試試。在張高峰的資助下,他在曹東村租了一塊地,建起了兔舍,目前有100只種兔,存欄1000只左右,年收入4萬多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