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家禽網 時間:2013/7/26 16:22:00 來源:農業部 閱讀數:
為提高我國奶業生產和質量安全水平,2013年,國家繼續實施“振興奶業苜蓿發展行動”。為配合行動開展,提升優質苜蓿生產能力,推進飼草產業發展,中央財政安排一定的補助資金,開展高產優質苜蓿示范建設,在苜蓿優勢產區和奶牛主產區建設高產優質苜蓿示范片區。為指導各地實施好高產優質苜蓿示范建設項目,特制定實施指導意見如下:
一、項目目標
重點扶持建設一批有一定規模、生產基礎好、在增加苜蓿產量和提高苜蓿產品質量方面有示范帶動作用的生產基地,為奶業發展提供優質苜蓿草產品,從根本上提高我國奶牛綜合生產能力和牛奶質量安全水平。項目建成以后,示范片區苜蓿單產水平明顯提高,旱作條件下年畝產達到400公斤以上,灌溉條件下年畝產達到800公斤以上。苜蓿草產品質量明顯提高,達到國家標準2級以上,粗蛋白含量達到18%以上,相對飼用價值達到125%以上。奶牛飼喂示范片區苜蓿產品后,生鮮乳質量明顯提高,乳蛋白含量達到3.0%以上,乳脂肪達到3.5%以上。
二、基本原則
——突出優勢,合理布局。集中在苜蓿優勢產區和奶牛主產區開展高產優質苜蓿示范片區建設,重點支持土地資源、水資源和產業基礎等方面優勢突出的地區,提高優勢產區的苜蓿綜合生產能力和產業化經營水平。
——草畜結合,協調發展。鼓勵農民飼草專業生產合作社、苜蓿生產企業與奶牛養殖企業(場)、奶農專業生產合作社建立長期的合作關系,促進苜蓿生產與奶牛養殖有機結合,提高奶牛科學養殖水平,嚴防項目建設和奶牛養殖“兩張皮”現象。
——專業生產,示范帶動。按專業化、標準化、規模化和集約化生產的要求,充分發揮合作社和企業的潛力,加強關鍵技術應用,促進飼草生產加工方式轉變。同時,充分發揮示范片區帶動作用,提高苜蓿產業整體水平和素質。
——政策引導,多元投入。按照“誰投資、誰經營、誰受益”的原則,通過政策引導和市場調節,充分調動農民飼草專業生產合作社、飼草生產加工企業、奶牛養殖企業(場)和奶農專業生產合作社四類主體的積極性,鼓勵配套整合資金,吸引民間資本,形成國家、集體、個人多元化的投入格局。
——權責到省,公開透明。各省(區、市)要加強組織領導,認真組織實施,確保政策項目落實。建立公示制度,接受社會監督,確保項目公開、透明。
三、實施內容
(一)實施范圍
項目實施選擇苜蓿優勢產區和奶牛主產區,重點在東北、華北、西北3大區域。2013年,在河北、天津、內蒙古、遼寧、吉林、黑龍江、陜西、甘肅、寧夏、新疆等10個省(區、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黑龍江省農墾總局扶持建設50萬畝高產優質苜蓿示范片區(具體任務分配詳見附件1)。
(二)補助內容
一是推行苜蓿良種化。適應不同區域和種植條件,更新品種,推廣使用高產、優質、抗逆性強的苜蓿優良品種。二是實行標準化生產。推廣應用苜蓿種子丸化包衣、根瘤菌接種、地膜精量穴播、病蟲草害綜合防治等高產集成技術。重點推廣應用刈割收獲、壓扁、田間快速脫水、莖葉同步干燥、收割機械組裝配套、田間快速打包、高密度草捆加工等關鍵設備和技術。完善苜蓿生產技術規程,組織開展標準化生產培訓。三是改善生產條件。改造中低產田,改良土地、修建排堿渠和灌溉設施,完善田間基礎設施和灌溉條件;修建倉儲設施,配置和擴容儲草棚、堆儲場、青貯窖、農機庫等。四是提升質量水平。配備檢測設備,對苜蓿粗蛋白含量、酸性洗滌纖維、中性洗滌纖維等關鍵指標進行檢測,保證苜蓿草產品質量。
項目承擔單位可根據自身實際情況,在上述內容中各有側重。
(三)補助標準
對集中連片3000畝以上的苜蓿種植按照每畝600元的標準給予補助。
(四)補助方式
項目立項后,財政部門將先期安排50%的補助資金;項目驗收合格,公示期滿無異議,確定補助示范片區后,財政部門再安排剩余50%的補助資金;對于驗收不合格的,由財政部門會同農業部門追回預先安排的50%補助資金,或限期整改后安排剩余50%的補助資金。
四、申報要求
(一)申報對象
農民飼草專業生產合作社、飼草生產加工企業、奶牛養殖企業(場)和奶農專業生產合作社,優先扶持合作社。
(二)申報條件
1.集中連片。申報單位具有適宜苜蓿標準化種植的土地,集中連片,面積3000畝以上;需提供土地使用權證明文件或土地租賃合同(租賃年限在7年以上);優先考慮具備水源、配套電力等種植灌溉基本條件的單位。
2.嚴格資質。申報單位應具有獨立法人資格,資產結構及經營狀況良好。
(1)農民飼草專業生產合作社和奶農專業生產合作社:成立1年以上,且有規范的章程、完善的管理制度,有獨立的銀行賬戶和會計賬簿,建立了成員賬戶,實行獨立的會計核算,財務管理和收益分配制度健全;
(2)飼草生產加工企業:具有A級(含)以上資信等級(未申請過銀行貸款的企業除外);具有苜蓿生產加工經驗,注冊資本200萬元(含)以上,優先考慮與大型奶牛養殖企業(場)、奶農專業生產合作社有苜蓿草產品供求關系的企業;
(3)奶牛養殖企業(場):奶牛存欄300頭以上的標準化規模養殖企業(場)。
3.編制方案。各申請單位要按要求編制實施方案(參考附件2),同時要出具土地面積證明材料。
五、實施方式
(一)嚴格立項
各省(區、市)畜牧(奶業)主管部門要成立專家組,制定和完善立項單位審核標準。嚴格評審篩選,不得降低標準,防止重復申報。對確定的項目承擔單位進行公示,并在公示中明確建設內容,公示時間不得少于7天。當滿足條件的申請單位較多時,優先安排規模較小的單位。
各省(區、市)畜牧(奶業)主管部門根據本實施指導意見,抓緊組織項目申報,并制定省級實施方案(見附件2),實施方案中需標明擬組織驗收時間,并于7月25日前上報農業部、財政部備案。
(二)嚴格驗收
項目驗收工作由省級農業部門會同財政部門具體組織實施,驗收時間根據各地實施情況確定,各地要以高產優質苜蓿示范片區驗收評分標準(見附件3)為基礎,組織專家進行現場評審驗收,具體包括資料審查、現場檢查、考評認定等環節,特別是要嚴格按照項目單位提交的項目實施方案對照建設內容驗收。驗收結束后,將驗收結果按得分順序進行公示,公示時間不得少于7天,無異議后,最終確定補助的示范片區。農業部將會同財政部選擇部分項目進行驗收抽查。
(三)嚴格績效
各地要加強對項目的檢查,發現問題及時整改,確保示范片區建設質量。對新建的項目,要加強指導,對已驗收的項目,要進行跟蹤檢查。農業部將會同財政部對各省(區、市)項目建設工作進行監督考核(參考附件4),對考核優秀的省(區、市)給予通報表揚并適當增加下一年度建設任務,對考核成績差的給予通報批評并核減下一年度建設任務。
各省(區、市)也要強化績效管理,開展考評工作,考評工作可結合項目驗收開展,并于2013年11月底前,將自評估報告隨項目總結上報農業部。
(四)嚴格檔案
要建立完善的監測和檔案管理制度,對示范片區苜蓿草產品產量和質量、飼喂奶牛效果、生鮮乳品質等進行跟蹤監測,建立工作信息檔案。
六、工作要求
(一)加強組織領導
各省(區、市)要切實加強示范片區建設工作,逐級落實項目責任,嚴格按照標準評審篩選項目承擔單位,明確項目責任人。要做好本省項目總體規劃、突出優勢區域,合理規劃布局。要指導項目承擔單位在苜蓿高產優質、草畜配套、示范推廣上下功夫,切實提高項目建設的質量和效果。
(二)強化項目管理
各省(區、市)要對示范片區進行專項管理,保證各項措施到位,確保高質量完成示范片區建設任務。要加強項目資金管理,嚴禁擠占挪用。要強化監督檢查,認真總結項目實施過程中的成效和經驗,不斷完善示范片區項目建設工作機制。
(三)加強技術服務
各省(區、市)要成立項目專家組,建立專家包片掛鉤指導服務制度,充分發揮科研教學單位、技術推廣、產業技術體系和行業協會的人才優勢,將專家與項目創建任務掛鉤。專家組應進行全程技術跟蹤服務,開展技術指導,加強協作攻關,解決關鍵技術問題,組織學習培訓與技術交流,提高技術支撐水平。
(四)廣泛宣傳報道
充分調動各方積極性,宣傳項目建設對推動苜蓿產業發展和提升奶業生產水平的重要作用和戰略意義。充分利用媒體資源,宣傳報道項目建設的成效和經驗,樹立典型,表彰先進,擴大影響,引導社會各方關注我國苜蓿產業和奶業的健康發展,為奶業振興營造良好氛圍。
附件2
2013年省(區、市)
高產優質苜蓿示范建設實施方案
(式樣)
項目主管部門(蓋章):
聯系人/電話:
通訊地址/郵編:
填報日期:
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制
二〇一三年
一、項目實施背景
高產優質苜蓿示范建設的重要性、可行性分析。
目前的項目工作基礎,主要包括苜蓿種植面積,農民飼草專業生產合作社、飼草生產加工企業、奶農專業生產合作社和奶牛養殖企業(場)四類申報對象的種植情況,分布區域(經緯度),單產,質量,飼喂奶牛效果等。
二、項目實施目標與建設標準
項目實施的總體目標、年度目標及預期收益。
根據農業部、財政部發布的項目考核標準,結合本省(區、市)實際制定本省(區、市)的項目建設標準,細化相關指標。
三、項目實施內容
項目主要開展的工作和項目建設的內容,主要包括苜蓿種植品種,種植面積,收貯和加工比例;苜蓿病蟲草害防控、測土配方施肥等高產集成技術推廣和應用;節水灌溉工程設施、田間灌溉排供體系建設數量及規模;培訓班組織方式及人員培訓數量等。
四、項目單位與任務分工
項目參加單位,承擔任務量,經費分配等,并詳細說明項目承擔單位情況(附表)。
五、項目組織和保障措施
項目組織單位和組織方式,包括項目申報方式、管理方式、審查方式、驗收方式和監督檢查方式等。
項目實施的保障措施,主要包括組織領導、扶持政策、技術支持、宣傳發動、資金投入、考核獎勵等措施。
六、項目單位意見
七、項目主管部門審核意見
八、有關附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