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家禽網 時間:2013/10/28 14:48:00 來源:中國新聞網 閱讀數:
西褲白襯衣,干凈斯文得讓人無法把他和印象中一般的中國農民聯系在一起。他叫宋元,1985年出生的大男孩,在他一手創建的農場里,有健康不施農藥的蔬菜,有飄著酵母味“香噴噴”的豬圈、雞舍。
大學畢業后,宋元自主創業,把最初的一個小項目做成一間有良好運營模式的公司。宋元說,他的目標是公司在2016年上市。
宋元的公司簡稱百豐生物,引進來自日本的先進微生物技術,通過在土壤和畜禽(牲口)的飲食及生活環境中加入有益菌,使病害從源頭被杜絕,而牲口糞便也可以被發酵菌自然分解。宋元稱自己是新農人,因為高新技術的運用,他也可以西裝革履去務農。
講起該技術在中國農戶中的推廣,以及創業初期的艱難,宋元感慨萬分。2006年,正在上大學的宋元在校長的推薦下認識了旅日的“海歸”學者徐會連博士。徐會連是世界知名農學家,回國的時候,他帶回了“益生菌運用在農業領域”的項目,想通過這個項目推動中國生態農業的發展。在以后的項目落地執行中,徐會連對宋元印象極佳,就把自己的這個項目交給他去運作。
2008年,宋元大學畢業,他看好這個項目背后的商機,就拉來三個好哥們兒組成團隊,想把項目做大。大家一起湊了10萬元人民幣,在北京西三旗東的黃土店,每月花260元租了間地下室。一個房間擺兩張單人床,睡四個人。那時候,他們每月每人領350元工資,每天就吃饅頭咸菜。工作要從早上7點干到晚上十一二點。說起當時的情景,宋元形容“非常非常艱難”。
2008年微生物技術養殖在中國還是聞所未聞,開拓市場舉步維艱。宋元他們聽說北京順義有地方養豬,就坐了4個多小時的車過去,自己摸索著找到了當地*的一個養殖小區。然而,直到第六次去,他們才終于找到負責人陳區長。區長開始對聽都沒聽過的發酵菌非常抵觸,不愿試用他們的產品。他們就隔兩天去一次。宋元說:“我們每次去都死纏爛打追著人家,也不請人吃飯,我們請不起,抽根煙都沒有。最多請人家喝瓶水。”
陳區長最終被這些年輕人的誠意打動,同意試用他們的產品,使用之后,發現效果非常好,便自告奮勇當起了“活廣告”,把宋元帶來的產品推廣給養殖區一百多個農戶。
經過不斷得努力與市場突破,到2010年,宋元的百豐天下生物科技公司已經擁有2000余家長期穩定合作客戶。2011年12月,他們參加北京市團委第三屆“青檬杯”創業大賽,榮獲冠軍。
宋元說,他的工作是他的夢想,也是他的責任。他希望他們的自然生態零排放養殖理念、綜合循環農業經濟模式、農業物聯網技術能夠為建設新農村,轉型新農業,塑造新農人起到推動示范作用,在未來主導中國農業的發展方向。“大家能吃上綠色有機安全農產品,農民實現轉型,生態環境得到根本性保護,農業生產進入良性循環,我的中國夢就實現了。”宋元如是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