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家禽網 時間:2014/3/6 13:55:00 來源:中國畜牧獸醫報 閱讀數:
從去年下半年開始,H7N9流感疫情的卷土重來讓我國家禽業備受打擊。中國肉業網數據顯示,近兩年來,雞肉價格一直處于低迷狀態,盡管略有波動,但始終未曾上揚。截至今年1月下旬,我國雞肉平均價格為每斤9.1元,低于去年同期的9.4元,作為肉雞主產區,江蘇省活禽市場價格從去年12月下旬開始一路走低,肉雞價格甚至下跌近五成。筆者采訪時發現,除了對此默默接受外,越來越多的養殖戶開始采取合同養殖等方式,渡過這個關口。養雞戶:加強免疫減少飼養規模山東省夏津宏偉青年雞養殖合作社是一家規模化的青年雞養殖基地,常年供應60日齡~110日齡優質青年雞,每批次最多供量6萬只~8萬只,年向社會供應青年雞500萬只,產品已銷往山東、河北、遼寧、河南、山西、浙江、甘肅等地。該養殖場的負責人吳女士告訴筆者,現在其所在的養殖場基本上只以賣雞苗為主。吳女士表示,養殖合作社現在主要銷售紅羽雞苗,每只3.5元,這個價格比上一年跌了0.2元,而養殖合作社的營業額一年來也至少下跌了兩成。“經營困難是肯定的,但我們只能默默接受。”吳女士說,在減產止損的同時,還要為雞加強免疫,避免疫情的出現。
養殖場:合同養殖不賠錢
想要渡過H7N9流感這個難關,養殖戶采取合同養殖的方式可以減少不少損失。在廣東省經營一家肉雞養殖場的孫先生告訴筆者,近幾年的疫病給他的養殖場帶來了不同程度的影響。從去年開始,他與廣東省的一家肉聯廠合作,免除了銷路難的后顧之憂。
孫先生的養殖場養雞10萬只,肉雞出欄后,肉聯廠按照合同,直接以每斤3元的價格將雞收走,集中屠宰、分割后放入冰庫并銷往各大超市。“過去肉雞價格最高的時候曾經賣到每斤5元錢,現在每斤3元錢,至少沒有賠錢。”孫先生說,據他所知,廣東省一些散戶的籠養雞由于沒有進行合同養殖,銷路不好,每斤僅能賣到2元錢,無不虧損。
大企業:適當減產期待補貼
日前有報道顯示,受H7N9流感影響,今年以來,國內*的家禽企業廣東溫氏食品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每只活雞的虧損額在10元以上,而溫氏集團的同行們也都無一幸免,均處于虧損狀態。
白羽肉雞聯盟理事會總裁李景輝告訴筆者,我國肉雞產業解決了2286萬人就業,提高農戶、產業人員收入500億元,創造產值超過3000億元,眼睜睜看著這個產業巨虧,對養殖戶、企業和普通老百姓都不利。“目前,肉雞產業的龍頭企業除了適當減產,沒有其他的路可走,大家都在硬扛著,除了少量減少養殖環節的人員外,沒有任何一個企業裁員,這些企業都盼著下一個周期能看到希望。”李景輝說。
有業內人士坦言,為了保護養殖戶的利益,合同養殖、虧本回收會讓大企業承受較大損失。李景輝認為,未來只有政府加大財政補貼、規范禽流感病例公布程序,并推動家禽業的轉型升級,才能保障企業和農戶的共同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