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家禽網 時間:2014/5/26 10:13:00 來源:中國畜牧網 閱讀數:
“在農村一直被認為是一門技術含量低、工作環境差、風險高的行業。但我就不信這個“邪”,我認為,隨著經濟和社會文明的進步,傳統的養殖方式必將淘汰,必須走科學化、規模化的道路。去年我在養豬產業上實現了增收,但是由于到了12月份牲豬市場一路下滑,導致我全年虧損,為了扭轉虧損我相信明年市場一定會重新回暖,所以我在今春就聯系好了準備引進的新品種,準備在去年的基礎上再投入一些資金擴大規模,發展成800頭的生豬養殖,爭取今年實現100萬元以上的產值”。家住羊尾鎮大院村的曹均成在生豬養殖專業合作社內信心滿滿的說道。像曹均成這樣成立養殖專業合作社的規模養殖大戶在全鎮就有好幾家,憑借各項惠農政策的扶持、鎮畜牧站的技術支持及自身努力,紛紛實現了增收致富。
2014年,羊尾鎮畜禽技術服務中心積極引導畜牧養殖大戶辦理養殖專業合作社2個,以實現農民增收致富為落腳點,在全鎮畜牧產業發展上狠抓任務落實、明確責任分工,實行畜牧干部包片包戶工作機制,對各類養殖大戶的防疫密度及技術服務不斷加強。
養殖專業合作社實行相互交流、資源共享,主要表現在技術交流和信息交流。技術交流:合作社定期召開現場交流會,邀請技術專家和有經驗的科技帶頭人在現場示范,使社員面對面交流中學到知識,促進了學習的實效性;信息交流:就是每位社員在得到畜牧養殖技術、飼料使用、銷售市場等方面信息,在第一時間收集管理各類信息,社員可隨時采用。由于經常請畜牧技術人員進行就是輔導,社員的養殖技術更加科學化。養殖成本在集中采購飼料、獸藥等方面降低了成本,養殖戶在養殖規模、效益技術上有了明顯的提高,在當地引起廣泛的帶動效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