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家禽網 時間:2014/6/24 15:56:00 來源:新民網 閱讀數:
舒蘭市科學規劃,合理調整產業結構,推進畜牧業向集約化、規模化、標準化轉型升級。2013年,舒蘭市畜牧業總產值達到50億元,牧業人均收入3050元,畜牧業已成為拉動當地農村經濟發展和農民增收的引擎。
抓政策帶環境。政策是畜牧業持續發展的強力支撐,經過幾年的上爭下引,舒蘭市共獲得國家及省級惠牧政策資金5000余萬元,先后有500余戶養殖戶受益,*的養殖戶受益達60余萬元。同時,舒蘭市還先后投入惠牧資金500余萬元,吸納社會閑散資金5000余萬元用于養殖業,極大地激發了農民養殖積極性,營造了快速發展的良好環境。
抓龍頭帶市場。舒蘭市始終堅持畜牧業工業化“強市富民”發展理念,經過招商引資和內引項目,該市肉牛、肉雞、白鵝基本形成了“龍頭+合作組織+基地”的一體化經營模式。生豬養殖產業依托法特御牲園養殖專業合作社與金鑼、得利斯等國內外龍頭企業形成了穩固的聯益機制,使養殖戶在市場波動幅度較大情況下,仍然堅持保底收購價格,保障了養殖戶的養殖利益,為農民增收致富起到了巨大的支撐作用。
抓標準帶質量。按照標準化、大品牌、大保障的發展理念和“五化”標準,廣泛開展標準化示范創建、無公害畜產品質量認證及品牌認證等活動,逐步提升標準化水平,提高畜禽產品質量。目前,該市已創建標準化規模養殖場區256個,其中省級標準化示范場15個、市級50個,標準化規模比重達到39.6%。通過省級認證的畜產品19個,白翎、施羽、雪潤等*品牌3個,“小黑牛”品牌正在積極申報中。由于產品質量有保障,舒蘭市已成為全國的生豬、肉雞、白鵝及肉牛生產供應集散地,具有較大的市場抗風險能力,形成了較強的市場競爭力。
抓特色帶發展。舒蘭市抓準特色產業空間,先后發展貂貉、狐貍、黑豬等特色產業15個,帶動農民300余戶,戶均增收5萬余元。*的君誠紫貂公司年均增收達30余萬元,帶動農戶達15戶。此外,舒蘭市各類畜牧合作組織累計發展到70個,社員累計發展到120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