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家禽網 時間:2014/6/24 16:05:00 來源:四川畜牧食品信息網 閱讀數:
他從事畜牧獸醫工作的20多個春秋里,默默扎根基層一線,舍小家顧大家,勤勤懇懇、無私奉獻,以身示范、帶動一方產業能人發展標準化生產,引領一方群眾增收致富,展現了當代畜牧人的風采——他就是運山鎮畜牧獸醫站站長趙維。
帶頭領辦養殖場,帶動群眾發展標準化生產
“1994年我調到運山剛任站長那會兒,老百姓基本上都是一家只養個把豬兒,為了過年。”據趙維回憶,當時全鎮畜牧養殖還是以一家一戶的傳統養殖為主,畜禽管理粗放,養殖帶來的經濟收入低下,有時為老百姓畜禽看病,倒貼錢是常有的事。
2006年,在全縣召開的一次畜牧產業發展現場會上,趙維對畜禽標準化規模養殖產生了濃厚興趣。為了讓群眾通過畜禽標準化規模養殖富起來。會議結束后,回到家顧不得休息的趙維,主動找到生豬“養殖能手”梁仕華、李全章和牟秀波等人,道出了自己想法,希望他們能帶頭搞示范。沒想到,他們都直接回絕了趙維。“其實村民們當時不敢嘗試的主要原因是擔心投入太大,沒有回報”趙維說。
為了打消村民的顧慮。2007年3月,趙維讓在家務農的妻子郭艷瓊在文廟村8組租用了300平方米的空地,建起了年出欄500頭生豬的標準化規模養殖場。趙維隔三差五的邀請村民來自家養殖場參觀,向他們傳授養殖知識,并許下承諾:只要有誰愿意發展這樣的養殖,他將全力為他們爭取項目支持,免費提供技術服務,幫助聯系銷路。
看到趙維家生豬養殖場場內干凈整潔,豬兒膘肥體壯,不少村民開始動心,但生豬市場價格時好時壞,村民們沒看到收益,仍然對生豬標準化規模養殖糾結徘徊。
2007年底,經過他妻子郭艷瓊的精心飼養,趙維家飼養的第一批250頭生豬出欄了,除去仔豬和養殖成本凈賺了10多萬元。這消息一傳出在運山鎮里炸開了鍋。實實在在的效益擺在面前,不少村民再也坐不住了,開始主動申辦生豬標準化養殖場。村民們愿意發展,趙維也說到做到,履行著自己的承諾——為他們規劃選址、爭取項目支持,每天還跟蹤指導圈舍建設;仔豬進欄后,他手把手教養殖技術和疫病防治知識;肥豬出欄時,他幫助聯系銷路。就這樣,全鎮生豬標準化規模養殖就蓬勃發展起來了。截止目前,全鎮100頭以上的標準化適度規模養殖戶就有350多家,存欄500頭以上有8家。
舍小家顧大家,真情為群眾排憂解難
由于工作太忙,他很少有時間照顧家里,面對家人他更是充滿愧疚。去年7月,趙維的妻子郭艷瓊做家務時胃潰瘍發作,疼痛難耐,她急忙給趙維打電話,希望他盡快趕回來陪自己去醫院治療。當時,正在給佛門村村民講授畜禽防疫和防暑降溫知識的趙維接到妻子打來的電話,心急如焚。可是要馬上停止為村民授課回家照顧妻子,趙維卻遲疑了。因為當前正值高溫季節,如果不教會村民們搞好禽畜防暑降溫和夏防工作,一旦發生疫情和畜禽中暑后果不堪設想,而且把村民們集中起來搞培訓機會難得,很不容易。想到這里,趙維馬上給鄰居奉雙林打電話,請求她幫忙先照顧妻子。一切安排妥當后,趙維又繼續為村民授課,經過1個多小時完成授課的趙維才回家送妻子前往鎮醫院治病。
運山鎮位于縣城的東北部山區,轄10個行政村78個組,共3310戶農戶。20多年來,全鎮陸陸續續建起數百家畜禽標準化規模養殖場。這些養殖場從建圈到養殖再到銷售都離不開趙維的身影,無論是白天和黑夜,無論是晴天還是雨天,只要養殖戶遇到難題,趙維都會隨叫隨到,深受當地干部群眾的好評。
積極建言獻策,培育特色產業富民強鎮
在推進畜牧產業發展進程中,趙維立足現代畜牧業發展理念,針對運山鎮實際,積極向黨委政府建言獻策,提出了穩步發展生豬產業,突破性發展肉兔、肉牛、土雞等特色產業,多點多極發展畜牧業實現“畜牧強鎮”的目標,并得到了黨委政府的采納與支持。
接下來,趙維和全鎮的駐村干部一道,在平時的工作中,積極引導和鼓勵想搞養殖的群眾大力發展特色產業。老君村4組村民孫永虎發展肉兔養殖就是其中的一例。
原來孫永虎一直在鎮場上干著汽車維修生意,生意不好不壞。當他看到全鎮養殖戶們都通過標準化規模養殖畜禽大把大把賺錢時,主動向趙維請教,也想建一個生豬養殖場。然而趙維卻建議他建肉兔養殖場,這讓一心想著靠養豬發財的孫永虎很難接受,曾一度和趙維鬧僵。通過趙維多次耐心講解,孫永虎才知道其中的原因。原來,趙維經多方走訪、考察和深入調研,發現肉兔市場需求量大,價格波動周期短、見效快、經濟效益好,是個短平快的好項目,才提出建議讓孫永虎發展肉兔養殖。
為了讓孫永虎打消顧慮,趙維還帶著孫永虎參觀附近鄉鎮的肉兔養殖場,到成都、重慶等地考察肉兔銷售市場。通過趙維的耐心工作,孫永虎最終同意建設肉兔養殖場。
2011年3月,孫永虎的肉兔養殖場開建,“建舍多高”“建圈幾層”“怎么采光”趙維都到場指導。同年9月,孫永虎投資90萬元建成了占地1200平方米、4500孔圈舍的肉兔養殖場。養殖場建起來了,兔子養起來了,趙維可沒忘記給他提供技術支持,一有時間就到孫永虎的兔場轉悠,教他飼養、配種、防病治病和消毒等技術。
一年下來,孫永虎養兔凈賺了8萬多元。他嘗到了甜頭,看到了前景,于是將賺下的錢繼續擴大養殖規模,又租用了雙龍村2組劉凱、文廟村8組王諾穎的肉兔養殖場,并新建起了肉兔人工授精站。趙維也一如既往到孫永虎的養殖場指導技術。孫永虎也慢慢從“門外漢”成為了“兔專家”。目前,孫永虎的肉兔養殖場里有種兔4000只、肉兔8000只,并成功注冊了銘川食品商標,肉兔遠銷成都、重慶等大城市。去年,孫永虎肉兔養殖純收入就達60余萬元。
目前,運山鎮已經建成存欄100頭以上肉牛養殖場4個,存欄5000只以上的肉兔養殖場6個,存欄500頭以上生豬養殖大戶8個,存欄5000只以上的養雞場1個。全鎮年可出欄生豬21000頭、仔豬60000頭、肉兔120000只、肉牛500 頭、肉羊2000只、土雞60000只,畜牧產值超過4000萬元,農民畜牧業人均純收入達到2000元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