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家禽網 時間:2014/7/8 11:04:00 來源:中國畜牧網 閱讀數:
西藏山南乳肉兼用牛是利用荷斯坦、西門塔爾與西藏牛雜交形成的西藏山南地區特有牛群體。自七十年代來,山南地區不斷加大畜種改良力度,不斷優化畜牧業結構,努力打造全區黃牛改良大區和黃牛產業開發基地,在改良的數量與質量上都實現了歷史性突破,2013年末牲畜存欄量171.3萬頭,其中黃牛存欄達21.5萬頭,能繁母牛7.9萬頭。黃牛養殖已成為山南地區特色農牧產業,走在了全自治區前列,成為農牧民群眾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徑。
為了鞏固改良成果、避免出現高原固有品種的優良基因庫與基因組合體系因雜交而解體,山南地區今年開始規劃并實施全地區牛群的選擇和培育新品種(新品系)工作。利用現代分子育種新技術和新方法,檢測和尋找山南黃牛的乳肉性能的主效基因及其與之相連鎖的各種分子標記,結合常規育種技術,通過在黃牛飼養的中心產區建立選育核心群進行橫交固定育種,通過品種內高強度的選擇和培育,加快培育出具有既適應高原氣候又具有較好生產性能的乳肉兼用牛當家品種。
我省唐駿、鄔春華等援藏農牧技術專家作為育種技術組的骨干成員,著手開展了育種技術方案的擬定、創始祖的遴選與評估、核心群的建立等育種前期關鍵性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