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家禽網 時間:2014/8/18 9:39:00 來源:中國畜牧網 閱讀數:
【導語·中國畜禽網】江蘇泗陽縣不斷創新山羊養殖模式,全縣山羊呈現規模快速擴張,質效同步提高的良好勢頭,先后榮獲“全國山羊板皮生產基地”和“國家秸稈養羊示范縣”等榮譽稱號。目前,全縣山羊飼養的規模化程度不斷提高,養羊專業戶已達3983戶、養羊大戶達365戶,規模化養羊企業達28家。
“我們合作社成立兩年多了,去年出欄1500多頭山羊,獲利60多萬元。”8月3日,泗陽縣史集街道宏偉山羊養殖專業合作社理事長劉之山介紹。宏偉山羊養殖專業合作社目前已有會員近三十家,存欄山羊1000多頭,山羊品種為波羊雜交羊,生長周期短、出欄快、出肉率高,經濟效益十分可觀,深受當地老百姓歡迎。
近年來,泗陽縣不斷創新山羊養殖模式,全縣山羊呈現規模快速擴張,質效同步提高的良好勢頭,先后榮獲“全國山羊板皮生產基地”和“國家秸稈養羊示范縣”等榮譽稱號。
“一只羊可以賣一千多塊錢,”盧集鎮郝橋村農民王玉芳告訴筆者,“平時羊飼料和獸醫技術都由合作社養殖場提供,年底在留足母羊的基礎上,保本估算我那批羊可以凈賺三萬塊錢左右。”擁有社員4930戶的李口鎮開源山羊養殖專業合作社,山羊存欄總數已達19萬只,社員幾乎遍及全縣19個鄉鎮。為帶動更多的農民致富,李口鎮開源山羊養殖專業合作社董事長支干銀采取“送羊還羊”的辦法,至今已給全縣貧困戶免費送出羊羔43000只,農戶每年只需要歸還領到的山羊只數,而山羊一般一年產兩窩、每窩三只,剩余的羊歸農戶所有。
筆者隨同王玉芳走到一塊林地里,村里的幾個山羊養殖大戶白天都在這里放羊。“我家老伴每天上午6點半把山羊趕到林地里吃草,中午11點半把山羊帶回家喝水,下午3點到6點半又把山羊帶出來,跟上班一個制度。”王玉芳看著她的羊,樂呵呵地說。
為規范管理模式,李口鎮開源山羊養殖專業合作社聘請了泗陽金融監管有限公司作為“第三方”,對全縣養殖戶和獸醫進行管理督查。筆者到林地沒多久,就遇到了“督查隊”成員支立軍。
看到王大姐,支立軍就問:“你們家的飼料配比怎樣,最近山羊發燒沒有?”
“放心吧,我家的玉米面和飼料都是按照你說的比例來配的,不敢出差錯。這兩天山羊情況很好,基本沒有發燒狀況。”
送走了督查隊員,王玉芳接著告訴筆者,自從養了山羊,水稻地和玉米地都用不著買肥料了,山羊糞就是很好的肥料,她說有人在家門口挖了個魚塘,用羊糞喂魚,*的魚長到8斤。筆者跟王大姐算了一筆經濟賬:山羊在楊樹林下放養,林地溫度適宜、草料豐富,再加上合作社的精心服務保障,三年下來除去還給養殖場的羊,還能賺幾十只羊,經濟效益十分可觀。
隨著市場對羊肉的需求呈現上升的趨勢,養羊已成為該縣養殖戶投資小、風險低、見效快的致富捷徑,農戶飼養100只山羊年可獲利5萬元。為緩解養羊業對資源和生態環境的壓力,該縣積極探索規模化飼養方式,逐步由放牧型散養轉變為“高架床”規模化養殖,用這種“懸空”養殖方式,山羊長得快、不發病。
目前,全縣山羊飼養的規模化程度不斷提高,養羊專業戶已達3983戶、養羊大戶達365戶,規模化養羊企業達28家。全縣成立山羊專業合作社6個、肉羊協會6個,帶動2萬多戶農戶發展山羊養殖。該縣以李口鎮開源山羊專業合作社為重點,建立了波爾山羊保種場和核心育種場,保證區域內山羊種苗供應。李口、新袁、王集、高渡等4個鎮建立山羊養殖示范場,示范推廣肉羊規模化養殖技術,同時通過政策引導,建立“龍頭企業+專業合作經濟組織+農戶”等形式的利益聯結機制,增強了肉羊養殖戶抵御市場風險能力。
為進一步建載體創品牌,該縣先后出臺《泗陽縣扶持發展現代高效農業獎補辦法》等優惠政策,搭建羊肉美食城,鼓勵企業成功報批羊肉“綠色食品”、“無公害”農產品認證,打造“新袁羊肉”品牌,培育羊肉精深加工型龍頭企業,積極延伸羊肉制品產業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