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家禽網 時間:2014/8/26 10:55:00 來源:海通證券 閱讀數:
目前生豬和能繁母豬存欄雙雙跌至低位而豬價企穩回升,我們判斷養豬戶預期短期豬價將迎來上漲周期,而中長期豬價走平或上行,因此此輪豬周期或是一個長周期。除此外,能繁母豬存欄占比也已降至低位,仔豬價格企穩回升,如果能繁母豬占比繼續下探。
新一輪豬周期已經啟動,加上今年以來貨幣的持續寬松,引發市場對未來通脹上行的擔憂。歷史上豬周期的長度和波幅,除了遵循傳統的豬周期理論外,還受一些新的不可控因素影響,此輪豬周期有什么特別之處?未來豬價和通脹該何去何從?貨幣政策會如何應對?本文從豬周期的視角入手,對以上問題做出分析。
1)豬價對我國CPI有重要的影響。
2012 至2014 年豬肉占CPI 的權重分別為3.27%、3.2%和3.15%。2009 年以來,豬肉平均價與CPI 同比增速之間的相關系數達到0.91。
2)豬周期的傳統與變異。
豬周期形成主因:1. 豬農根據豬市場價的當前值和預期決定供給,但豬農個體的決策和豬農整體的決策存在信息不對稱;2. 決策反映到實際供給滯后于需求和價格的變動。
豬周期的新變化一:豬周期長度變異。養豬戶對短期和中長期豬價走勢判斷可組成不同的組合,從而構成不同的補欄結構組合,進而形成不同的生豬供給時間跨期組合,加上豬農在某一時間段預期比較一致,則可能引起豬周期的變異。
變異情形一:養豬戶判斷短期和中長期豬價均上漲,周期縮短。2009 年年中養豬戶普遍預期新一輪大的豬周期將到來,同時補欄仔豬和母豬,造成此輪周期前后只有一年。
變異情形二:養豬戶判斷短期豬價上漲而中長期回落,周期拉長。2010 年年中周期啟動時養豬戶開始補欄仔豬后,反而持續淘汰能繁母豬,對豬價中長期上漲缺乏信心。能繁母豬的補欄進度持續落后于生豬半年左右,也助力豬周期的拉長。
當前的情形:目前生豬和能繁母豬存欄雙雙跌至低位而豬價企穩回升,我們判斷養豬戶預期短期豬價將迎來上漲周期,而中長期豬價走平或上行,因此此輪豬周期或是一個長周期。除此外,能繁母豬存欄占比也已降至低位,仔豬價格企穩回升,如果能繁母豬占比繼續下探,則可確立此輪豬周期為長周期。
豬周期的新變化二:規模化養殖影響豬周期長度和波動性。養豬集中化程度提高,意味著產能調整幅度下降,調整周期拉長。另外從美國的數據看,養豬集中化程度提高后,豬周期波動并沒有隨之降低。中國養豬業規模化程度逐步提高,一定程度上將拉長豬周期,但如果兩者調整周期不同步,則可能加劇周期波動。
3)非食品價格漲幅低于預期,或有下行風險。從7 月CPI 低預期來看,近期豬價持續上漲,但非食品價格持續下降,源于目前經濟下行風險仍存,地產需求孱弱。我們在中性假設下預計2014 年下半年CPI 為2.2%,在悲觀估計下為2.8%。從微觀角度看,如果地產內需依舊孱弱,那么2014 年下半年通脹壓力不大。
4)物價上漲幅度有限,貨幣寬松空間仍存。食品價格變動受經濟周期驅動,當經濟周期下行收入增長受限,對豬肉的需求增長將放緩,豬價上漲幅度亦將受到抑制,拖累食品價格整體漲幅。如果食品價格上升伴隨的只是經濟的短期反彈,那么對通脹預期的影響則會減弱。
我國央行貨幣政策的目標之一是控制物價總體水平的上漲,不會過分關注分項價格的波動。如果總需求疲軟,某分項價格的上漲,比如豬價上漲,但總體物價水平或波動幅度不大,那么貨幣政策干預的必要性就會降低。
本輪貨幣寬松與以往*區別在于是金融加杠桿而非經濟加杠桿,未來金融和經濟數據的背離或成常態,非食品價格或持續低迷,在此背景下通脹上行風險有限,未來貨幣寬松的空間仍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