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家禽網 時間:2014/9/1 9:28:00 來源:南方農村報 閱讀數:
8月中旬,中國采購與招標網發布公告顯示,清遠市政策性家禽養殖保險試點服務項目正式成交。這意味著,醞釀已久的清遠市政策性家禽保險正式進入啟動階段。對此,陽光農業相互保險廣東分公司養殖險主管蘇明輝告訴記者,“成功招標后,目前清遠家禽保險已在溝通落實當中。”
今年4月,由于廣東省級家禽保險方案尚未成型,正準備開展的清遠市家禽保險來了個“急剎車”。但隨著政策性家禽保險在業界的呼聲漸高,在省級方案遲遲未能出臺的情況下,清遠市政府決定率先試水政策性家禽保險。
據悉,清遠將從價格調整基金中調劑安排1000萬元,扶持清遠養殖大戶、企業投保政策性家禽保險。“基金配合各級財政補貼,養殖戶僅需承擔50%的保費,就能得到保險保障。”
清遠家禽險最終成交
今年4月,清遠市出臺了《清遠市政策性家禽養殖保險試點實施方案》,計劃給“清遠雞”上保險,為當地家禽企業、養殖大戶分擔疫情、災害造成的經濟損失。
然而,實施方案獲清遠市政府審時,廣東省政府也正在制定省級政策性家禽保險方案。陽光農業相互保險廣東分公司(下稱“陽光農險廣東分公司”)總經理魏安源告訴記者,由于省級方案尚未出臺,為與其保持一致,正準備開展的清遠家禽保險只能“急剎車”。
但去年受H7N9影響,清遠家禽業損失近3億元,政策性家禽保險在業界的呼聲漸高。在省級方案遲遲未能出臺的情況下,清遠市政府決定率先試水政策性家禽保險。
今年7月3日,清遠家禽保險試點項目停滯數月后,終于開始進行國內公開招標。然而,由于家禽養殖保險風險較高,保險公司參與熱情不足。在一周的公開招標時間內,只有不到3家供應商報名。根據采購法相關規定,該項目采購宣告失敗。
對此,清遠市農業局表示,公開招標方案失敗后,清遠家禽保險只能轉為采用單一采購來源方案,直接與采購商簽訂合同的方案。據悉,此方案已遞交清遠市政府及財政部門審批,一旦通過,該保險投保工作便可啟動。
8月8日,廣東采聯采購招標有限公司受清遠市農業局委托,就清遠市政策性家禽養殖保險試點服務項目采用單一來源談判進行采購,并宣告采購成功。醞釀已久、并經歷了一波多折的清遠市政策性家禽養殖保險試點服務項目最終成交。
根據廣東采聯采購招標有限公司公告稱,自合同簽訂之日起一年,清遠家禽保險將由陽光農險清遠中心支公司承保,而投入該項目的保險費將達到2000萬元人民幣。
附加險重設“基準價格”
成功招標后,陽光農險廣東分公司養殖險主管蘇明輝表示,“目前清遠家禽保險已在溝通落實當中”。
根據其提供的《清遠市政策性家禽養殖保險試點服務項目實施方案》(下稱《實施方案》),清遠家禽保險仍分為主險和附加險兩部分,且在參保對象、主附險的保險金額和費率、主險的保險責任上與此前的方案保持一致。(詳見南方農村報2014年05月24日報道《重大疫情價格波動保額或5元/只》)此前,有消息稱,省級家禽保險方案中,附加險保險金額將下調至5元/只肉雞。但為保持農戶投保積極性,《實施方案》仍保持10元/只。
而備受期待的附加險——因重大疫情引發市場價格波動保險,則在保險責任上進行了改動。最新的《實施方案》則規定,養殖企業(養殖戶)當年每月出欄平均銷售價格下降幅度低于該家禽基準價格的30%以上時(含30%),才能申請觸發理賠。
基準價格,即養殖企業(養殖戶)簽訂保險合約時確定的投保基準價格。此前,基準價格規定為養殖企業(養殖戶)“去年度月均出欄售價”。
而據《實施方案》最新規定,基準價格不再以參保企業(養殖戶)“去年的月均出欄售價”為標準,而是加入畜牧獸醫等部門的監測數據。
具體為,綜合畜牧獸醫部門監測的家禽過去3年出欄價格均值(占60%)與養殖企業(養殖戶)該家禽過去3年的出欄價格均值(占40%)計算。(即:基準價格=政府價格監測部門對該家禽品種過去3個年度出欄價格的平均值×60%+養殖企業(養殖戶)該家禽品種過去3個年度出欄價格的平均值×40%。)
若參保養殖企業(養殖戶)尚未建立參保家禽品種過去3個年度出欄價格的歷史數據庫,可暫時參照廣東天農公司的出欄價均值予以投保。
換而言之,只要養殖企業(養殖戶)因重大疫情引發的家禽月度出欄銷售價格均值跌至基準價格的70%時,養殖企業(養殖戶)就可分別向農業主管部門和保險公司申請啟動觸發理賠。
附加險則按價格波動差值的七成,進行定損理賠。即:(基準價格—價格波動期間養殖企業(養殖戶)當期出欄銷售價格的月度平均值)×出欄時家禽重量×70%。
保費過高或難以負擔
根據《實施方案》,清遠家禽保險正式實施后,清遠市縣各級政府財政將補貼保費的50%,養殖企業(養殖戶)只需負擔其余的一半。
其中,市財政將根據各縣財政實力進行差異化補貼。按照《清遠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清遠市本級財政資金差異化配套機制實施辦法的通知》(清府辦〔2013〕69號)規定,第一檔的縣級轄區,由市財政承擔市縣補貼總額的70%;第二檔的縣級轄區,由市財政承擔市縣配套總額的40%;第三檔的縣級轄區,由市財政承擔市縣配套總額的25%;第四檔的縣級轄區,由市財政承擔市縣配套總額的15%。
市級保費還將先從價格調整基金中調劑安排1000萬元,用于扶持。若養殖戶踴躍參保,保費出現缺口,再由涉農專項資金中調劑或市財政預算追加安排。
不過,即使各級財政補貼50%保費,仍有農業公司指出,《實施方案》中養殖戶及養殖公司須投入的保費過高,可能導致投保積極性不高。
廣東天農公司曾表示,肉雞、肉鴨的養殖保險費為0.15元/只,另外需交附加保險保費0.5元/只,共計0.65元/只。其中,養殖企業(養殖戶)需負擔0.325元/只。“與目前大多數涉農保險中,由農戶承擔的20%保費有較大差距。”
對此,在省級方案出臺前,《實施方案》作出了特別規定,“如中央、省政府在我市家禽養殖保險試點期間出臺新政策,則按中央、省政府規定執行”,以此增加補貼比例。
不過,據省內一家大型國有保險公司三農保險部相關負責人透露,目前省級方案還在研究當中。而另一人知情人士則表示,目前省級家禽保險方案已報送廣東省政府,但根據以往的經營,不會那么快就有“動靜”。
鏈接:
根據《實施方案》,清遠家禽保險將于年內實施,市內祖代或父母代種禽存欄量1000只以上和年出欄肉禽10000只以上,且飼養周期不少于100天的家禽養殖企業(養殖戶)均可參保。
其中,家禽保險仍分為主險和附加險兩部分。主險為自然災害和政策性捕殺保險,即因火災、冰凍等災害及經縣級以上政府下封鎖令捕殺造成的家禽死亡損失。保險金額為祖代種雞、種鴨120元/套,種鵝150元/套;父母代種雞和種鴨80元/套,父母代種鵝100元/套;肉雞和肉鴨15元/只,肉鵝35元/只,蛋雞35元/只。保險費率為1%。
附加險則是備受期待的因重大疫情引發市場價格波動保險,保險金額為肉雞、肉鴨10元/只,肉鵝20元/只,費率為5%。
其中,主險根據“事故發生階段和捕殺所處階段的賠付比例”決定賠償金額,政策性撲殺賠償還要扣除政府捕殺補貼。
即:自然災害賠款金額=保險金額(元/只)×損失數量(只)×事故發生階段的賠付比例;政策性撲殺賠款金額=損失數量(元/只)×[保險金額(元/只)×捕殺所處階段的賠付比例-政府捕殺專項補貼金額(元/只)]
“不過,因為具體條款目前仍未確定,因此事故發生階段的賠付比例、捕殺所處階段的賠付比例等要在具體條款內才能體現的參數仍未能確定。”蘇明輝如是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