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家禽網 時間:2014/11/6 16:16:00 來源:重慶晨報 閱讀數:
清晨的金龍村彌漫著淡淡的霧氣,寂靜悠遠。一個山坳里不時傳來幾聲羊叫,有個女子在忙著打掃羊圈。
女子名叫張緒梅,一年前,賣掉收入穩定的火鍋館和兩套商品房,當起了羊倌。
她賣掉房產 當起女羊倌
朋友勸她,好不容易“跳出了農門”,還站穩了腳跟,何必再回到農村“遭罪”。而她卻回答,她從來沒后悔過。如果讓她在選擇一次,她依然會回鄉當羊倌。
跳出“農門”
她考出山村 年收入達10萬元
張緒梅是金龍鎮金龍村人,33歲的她在鄉親眼中,是個傳奇女子。
90年代,張緒梅憑借優異的成績,考入了德陽警校,成為村里為數不多的大學生。
1999年,從警校畢業的她,先后干過房屋銷售、汽車銷售。由于工作踏實努力,自己又能說會道,在銷售行業,張緒梅干得如日中天,年收入達到10萬元,一度成為村里人的驕傲與榜樣。
“打工總比不上自己創業,我想搞養殖業。”就在村里人羨慕她找了好職業、有好收入的時候,張緒梅又有了自己的想法。
她說,在外打工的日子過得輕松,但心里卻一直放不下創業的夢想。沒過多久,張緒梅在一片驚訝的目光中,果斷辭掉了高收入的職業。
創業究竟干什么?回鄉搞養殖,是張緒梅的第一想法。就在這個想法剛冒出來不久,朋友打來電話邀約她到主城一同開火鍋店。
“當時養殖沒得資金、沒得技術,也就沒有堅持。”想到搞養殖業一沒資金二沒技術,張緒梅想想就放棄了,注意力也很快就被火鍋館吸引了。
融入城市
火鍋店生意好 她還買了兩套房
張緒梅的火鍋館開在江北,通過和朋友一起精心的打理,生意出乎意料地好,年收入上百萬。
火鍋館的成功,讓張緒梅在城市站穩了腳跟。當年,她便先后在永川購買了兩套商品房。她的成功也讓鄉親們對她更加刮目相看。
“爸爸說,我是農村里出來的女孩,有了能力就該想著讓鄉親們也過上好日子,我該為他們做點什么。”就在大伙兒以為張緒梅會這樣平平穩穩走下去時,她卻因父親的一席話,再度做了個讓大伙兒驚訝的決定——賣掉火鍋館回鄉養羊。
張緒梅的決定不僅讓鄉親們大吃一驚,也讓城區的朋友感到很詫異。
大伙兒紛紛勸她,好不容易“跳出了農門”,還站穩了腳跟,何必再回到農村“遭罪”。但張緒梅一一拒絕了,一門心思準備養羊。
“羊的市場行情很好,但對于如何養,我完全是兩眼一抹黑。”決定養羊,是張緒梅經過精心考察后選擇的項目。但從餐飲轉行到養殖,讓完全不懂養殖的張緒梅還是不習慣。
2013年2月,為了做好前期準備,她賣掉火鍋館,一門心思研究起來。
重返農村
賣火鍋店賣房 她投入百萬買種羊
承包土地、請工人、建圈舍……前期的建設投入花光了張緒梅多年的積蓄。可圈舍還沒建成,種羊還沒買。資金,成了擺在眼前*的難題。怎么辦?
看著動工到一半的工地,張緒梅咬牙將城里的兩套商品房賣掉,作為啟動資金購買了100頭種羊。為了節約資金,她自己當起了廠房建設的包工頭;為了擁有成熟的技術,她同養殖技術人員吃住在廠里。前后投資200多萬后,羊舍終于大功告成,事業逐步走上正軌。
“老板,羊子死了,死了好多!”半年前,張緒梅看著走上正軌的養殖場剛松了口氣,卻被工人帶來的消息驚得愣住了。原來,由于技術不過關,種羊和初生的小羊生病,損失了20余頭。
看著一天前還活蹦亂跳的羊,這一刻卻毫無生機地躺在圈舍里,張緒梅忍不住紅了眼眶。家人含淚埋掉羊后,打起了退堂鼓,擔心投入的200萬打水漂,紛紛勸她趁早收手。
但張緒梅并不愿意半路退出,一邊請教專家,一邊自己買書回來學習養殖技術。白天放羊、給水、掃欄、觀察、喂藥,晚上就看書學知識、技術,日子充實而忙碌。
經過不斷的學習、實踐,張緒梅的羊群也在不斷壯大,現在她的冠王牧業占地達30余畝,羊舍1600㎡,產值200余萬元。
“我的目標是將養殖規模擴大到8000頭。”如今,張緒梅正忙著另一輪的羊舍修建,她準備再建4個羊舍,將養殖規模達到8千頭,爭取帶動周邊更多鄉親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