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家禽網 來源:京郊日報 閱讀數:
冬閑時節,本不是售賣鮮梨的時候。可北京市房山區琉璃河鎮賈河村的小伙兒李博文,仍在為梨忙得不可開交:加工生產梨干,網上接訂單、配送……這位被當地梨農譽為“賣梨達人”的小伙兒,是放棄城里高薪工作返鄉創業的成功典型。
說起李博文,賈河村果農李玉峰很有發言權。“我是賈河村果農,種植了7畝梨樹。3個月前,博文幫著俺們村的梨農銷售了5萬公斤京白梨。入冬以來,他又通過網上銷售,幫我們賣了2500公斤梨干。”李玉峰說,以前在家等梨販上門收梨,每公斤梨只能賣到3元不說,被人挑剩下的小果就得“砸”在自己手里。多虧了博文通過成立洪進秋子梨專業合作社,幫村里的梨農找到了好銷路。
昨天,記者在賈河村見到李博文時,他正在清洗冷藏后的京白梨。他說,“今天有客戶在網上訂了50袋梨干,剩下的梨干已經供不應求,我得再多做一些。”李博文介紹,梨干是合作社新推出的特色農產品,從梨的清洗、去蒂、切片,再到烘烤、晾曬,制作梨干的每一步,他都親力親為。
雖被村民稱為“賣梨達人”,可李博文這位樸實能干的小伙兒,今年卻只有20歲,剛剛大學畢業。賈河村有上萬畝梨園,幾乎家家戶戶都種梨樹。李博文從小就在梨樹下長大,看著果農在梨園里忙碌。李博文告訴記者,村里的梨樹樹齡普遍在百年以上,產出的京白梨口感好、品質高。可他發現,本該供不應求的京白梨,卻只能賣很低的價格,還有一些個頭小、果形不好的梨被人挑剩下后,只能被擱置一旁,直到爛掉。
去年7月大學畢業后,李博文放棄市區一高薪崗位的機會,帶著新思路返回家鄉,成立了洪進秋子梨專業合作社。在他看來,小散果農的銷售能力不如規模種植戶,價格也難以保證,而由合作社收購后,再進行統一品牌包裝,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銷量和價格。
“要想讓產品銷得好,保證質量和重量是第一原則。”李博文說,他不斷閱讀果樹管理類書籍,向爺爺請教種植經驗,到林業局、農科院學習種植技術,并給社員們制定了統一的質量標準,并趕在梨成熟前找到銷路。功夫不負有心人,終于有一家沃爾瑪山姆會員店的供應商找到了李博文,與合作社簽訂了長期收購協議。李博文算了一下,3個多月,他共為村里40戶果農賣出了5萬公斤京白梨,通過他賣出的梨,平均每公斤賣到10元至20元,比往年每公斤增加7元以上。
李博文領銜合作社,一頭連果農,一頭接市場,實現了產銷對接,有效避免了京白梨的滯銷。賣梨那3個月,李博文幾乎天天從早6時忙到晚9時,有時連吃飯都顧不上。“人人都知門頭溝產京白梨,卻不知賈河村也有著上百年種梨樹的歷史。我想用年輕人的新思維、新想法把賈河村的梨銷出去,幫助鄉親們增收。”他說。
去年底,李博文又琢磨起梨的副產品加工,他將個頭小、果形不好的梨通過烘烤制成梨干,在網上銷售。“每產10公斤果干,需要50公斤梨,解決了小梨浪費的問題。”李博文說,他將梨干進行包裝后銷售,在網上供不應求。
①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畜牧家禽網(Agroxq.com)”的所有文字、數據、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畜牧家禽網”(Agroxq.com)所有,任何企業、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使用。凡經本網協議授權,在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畜牧家禽網(Agroxq.com)”,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本網未注明“稿件來源:畜牧家禽網(Agroxq.com)”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畜牧家禽網(Agroxq.com)”,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如對稿件內容有疑議,請及時與我們聯系。
③因互聯網信息的冗雜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網無法及時聯系到所轉載稿件的作者,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相關作者見稿后兩周內及時來電或來函與“畜牧家禽網”(Agroxq.com)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