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家禽網 來源:桂林日報 閱讀數:
永福縣是中國羅漢果之鄉,同時也是有“東方神果”美譽的羅漢果的原產地。近年來,全縣按照縣委提出的“333621”工作思路,緊扣“新型工業重鎮、現代農業強縣、福壽養生家園”奮斗目標,圍繞“福壽”、“富硒”、“生態”優勢品牌,借助“永福—中國羅漢果之鄉”、“永福香米,富硒養生”、“永福—富硒砂糖桔之鄉”三塊金字招牌,充分發揮永福特色農業資源和產業優勢,全力打造現代特色農業產業升級版。去年,該縣農林牧漁業總產值43.96億元,增長6.4%,增加值及增幅均排全市第1位;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750元,增長10.4%,增幅排全市第3位。今年1-6月,全縣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長10.2%。該縣農業產業的轉型升級,有力提升了農民群眾的幸福指數。
建立核心示范區,帶動農業產業升級
2015年,永福縣以羅錦鎮林村為中心建立起福壽桔園現代農業核心示范區,2016年示范區被認定為國家農業產業化示范基地和世界健康養生產業示范基地。目前該示范區有區、市級龍頭企業7家,農民專業合作社54家,家庭農場13個,地頭冷庫12個,并在全國各大中城市建立200多個銷售網點,形成了較完整的銷售網絡,為傳統農業的升級騰飛夯實了基礎,經濟、社會及生態效益日益凸顯,福壽桔園現代農業核心示范區已成為該縣現代農業發展的標桿。去年,示范區內人均純收入達14031元,古座屯、近山屯人均收入更是高達6萬元。
針對土壤富含人體所需的“硒”元素,近年來永福縣積極做足“硒文章”。目前,全縣擁有富硒羅漢果、富硒砂糖桔、富硒優質米等28個國家無公害富硒農產品,永福“富硒香米”、“富硒羅漢果”等特色農產品榮獲“中國名優硒產品”稱號,永福縣獲評“中國十大富硒之鄉”。目前,該縣共發展種植富硒砂糖桔40萬畝,果農每年投入的農業生產資料達6億元左右,為眾多個體工商戶提供了大量商機;在每年的富硒砂糖桔采收季,每天需要勞動力3萬多人,大型運輸車輛300多臺,餐飲業每天提供3萬多份快餐,全縣200多個賓館客房爆滿,有力地促進了農村剩余勞動力就業,極大地繁榮了鄉鎮服務業,成為農村群眾增加收入的新途徑。
現代農業核心示范區的建設加快了現代農業提質增效。今年,永福縣把創建現代農業(核心)示范區作為推進農業升級的重要抓手,突出“福壽、富硒、生態”三大品牌優勢,大力發展富硒砂糖桔、富硒羅漢果、富硒優質米、富硒西紅柿等特色效益農業產業,全力推進福壽桔園示范區、生豬產業示范區、香巴拉生態農業示范區等11個現代農業示范區建設,示范區分布全縣9個鄉鎮,有力地帶動了全縣農業生產發展。上半年,該縣實現農林牧漁業增加值5.16億元,同比增長4.9%,增幅高于全市平均水平1.2個百分點。
打造優勢品牌產業,富民強縣充滿“硒”望
依托永福土壤含硒量是全國平均值的3.8倍這一優勢,2015年,永福縣確定了富硒羅漢果、富硒砂糖桔、富硒大米三大主導富硒產品,著力把富硒優勢轉化為富民產業優勢。
永福借助羅漢果原產地的優勢,今年成立了龍江鄉富硒羅漢果產業示范區,加大富硒羅漢果產業化規范化發展。示范區內富硒羅漢果種植面積超過2萬畝,平均畝產羅漢果1萬個,年產值1.2億元。示范區充分發揮生態、富硒優勢,帶動產業發展,核心區農民人均純收入將比拓展區農戶高5%以上,比輻射區農戶高10%以上,比所在鄉鎮平均水平高15%以上。
該縣在堡里鎮、永福鎮等高富硒地區,扶持大米加工企業培育自己的富硒大米品牌。今年該縣在綠色富硒水稻種植示范區發展富硒香米3500畝。該縣還大力發展富硒雞蛋、富硒百合、富硒花生等富硒農產品,富硒農產品深受客戶青睞。
永福縣加大富硒品牌打造。2015年,縣委書記蔣昌桂專程率隊赴湖南向袁隆平院士請教農業富民發展的新思路。袁隆平院士欣然為該縣富硒羅漢果、富硒砂糖桔、富硒香米三大農業產業題詞:“永福—中國羅漢果之鄉”、“永福—富硒砂糖桔之鄉”、“永福香米 富硒養生”。為打響富硒品牌,該縣于2015、2016年10月舉辦了兩屆“中國羅漢果節”,讓客商“零距離”了解、品味、體驗富硒羅漢果,受到客商好評。為推介永福富硒砂糖桔,去年該縣專門組織了9個招商小分隊奔赴北京、山東、云南、黑龍江等地進行推介招商,北京、云南、黑龍江、山東等全國26個地級市的300多名客商前來參加該縣去年12月24日“桔送吉祥———2016年永福縣砂糖桔開園采摘儀式”,儀式上客商代表與永福縣合作社簽訂了砂糖桔訂購協議,讓客商在品嘗美味富硒砂糖桔的同時,把永福富硒砂糖桔推銷到全國各地甚至走向國外,讓富硒砂糖桔產業成為永福農民脫貧致富的“甜蜜產業”。
富硒產業作為一項朝陽產業,正快速成長為永福帶動貧困群眾脫貧致富的支柱產業。該縣根據縣情,依托特色產業,打造“特色基地+扶貧龍頭企業+專業合作社+貧困戶”扶貧產業鏈。今年,該縣為2404戶貧困戶發放產業扶持資金480.8萬元,發放結對幫扶資金230萬元。并扶持26個貧困村建立富硒砂糖桔、富硒羅漢果等示范基地5000多畝,讓貧困群眾看到了脫貧致富的希望。去年,該縣6個貧困村和1193戶貧困戶、4363名貧困群眾實現脫貧摘帽。群眾生活日漸富裕,新農村變得越來越美。走進百壽鎮朝陽村,一幅美麗的山水畫映入眼簾:青瓦白墻的小樓,清澈流淌的小溪,大片砂糖桔果園……“多虧了近年縣里引導我們種植富硒砂糖桔,現在每畝收入在2萬元左右。村里的很多農戶年收入達20多萬元。新農村面貌也是日新月異,我們就像生活在畫里一樣。”談及近年變化,村民們充滿自豪感。
繪制產業發展藍圖,再添群眾增收“錢途”
為加快特色農業發展,該縣實施“六個一工程”,即建成一個全世界*的富硒羅漢果生產加工銷售基地,建成一個全國*的富硒砂糖桔生產基地,建成一個華南*的綠色富硒優質米生產基地,建成一批現代特色農業示范園區,建成一批現代農產品交易市場,培育造就一批懂技術善經營的現代農業經營管理人才和專業合作組織,助推永福農業轉型升級。
科學規劃產業發展布局,富硒羅漢果、富硒砂糖桔、富硒優質米三大特色農業產業實現規模化、專業化、標準化、產業化、集約化發展。該縣龍江鄉、百壽鎮、堡里鎮、廣福鄉等鄉鎮發展富硒羅漢果,全縣富硒羅漢果種植達到4萬畝,核心區龍江鄉就超過2萬畝;羅錦鎮、堡里鎮、永福鎮、廣福鄉、三皇鎮、永安鄉等鄉鎮重點發展富硒砂糖桔,全縣富硒砂糖桔種植面積達到40萬畝,人均超過1畝;羅錦鎮、堡里鎮發展綠色富硒優質米,綠色富硒水稻種植示范區3500畝,“富硒香米”等大米品牌聲名遠播,頗受市場青睞。
去年,該縣依托溫氏公司等畜禽養殖龍頭企業,大力推行“公司+基地+農戶”模式,充分發揮養殖龍頭企業的帶動作用,引導養殖戶規模化、標準化和生態化養殖,促進農民依托優勢產業持續增收。全縣生豬出欄29.8萬頭;今年上半年,該縣新建、擴建飼養量300頭以上生豬規模養殖場達26戶,全縣生豬出欄16.66萬頭,同比增長15%。
積極培育現代農業經營主體。該縣著力發展新型農民職業教育,重點抓好富硒羅漢果、富硒砂糖桔、富硒優質米種植大戶、種植能手、產品經紀人、農民專業合作社領辦人等經營主體培養,引導專業合作社發展成為該縣現代特色農業發展的引導力量。
科技支撐現代農業發展。該縣大力推行富硒羅漢果、富硒砂糖桔、富硒優質米標準化生產;2016年,《羅漢果甜苷工藝技術規程》、《羅漢果濃縮膏工藝技術規程》兩項地方標準通過自治區認定;大力實施野生富硒羅漢果原種資源保護;加快富硒砂糖桔生態栽培技術推廣應用;持續進行富硒優質米品種提純復壯及良種繁育,為現代農業產業發展提供了堅實的基礎。今年8月,永福縣人民政府按照“中國特色農產品優勢區創建認定標準”,出臺了《永福縣創建中國特色農產品優勢區實施意見》及一系列扶持政策,加快該縣“中國特色農產品優勢區”建設,全縣特色現代農業發展踏上了新征程。
①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畜牧家禽網(Agroxq.com)”的所有文字、數據、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畜牧家禽網”(Agroxq.com)所有,任何企業、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使用。凡經本網協議授權,在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畜牧家禽網(Agroxq.com)”,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本網未注明“稿件來源:畜牧家禽網(Agroxq.com)”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畜牧家禽網(Agroxq.com)”,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如對稿件內容有疑議,請及時與我們聯系。
③因互聯網信息的冗雜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網無法及時聯系到所轉載稿件的作者,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相關作者見稿后兩周內及時來電或來函與“畜牧家禽網”(Agroxq.com)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