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家禽網 來源:中國百科網 閱讀數:
根據花椰菜生長習性,筆者連續3年對秋花椰菜進行了再生栽培探索,取得了較好的經濟效益。再生后的花椰菜莖稈粗壯,生長速度快,一級花椰菜率提高10%以上,667m2產花椰菜2200kg以上,增值100%。既節約了種籽又減少了花椰菜育苗栽培過程和勞力投入,調劑了花椰菜淡季余缺,解決了南菜北運花椰菜不新鮮的缺陷,是一項花椰菜高產高效的栽培新措施。
一、品種選擇與栽培方式 日本雪山花椰菜質嫩,花球堅實,色澤雪白,品質好。生長勢強,耐熱、抗病、抗逆能力好,再生力強,尤其是對反差性氣候適應能力強,是一個秋花椰菜再生栽培的理想品種。 常規花椰菜栽培方式是平畦栽植,這種方式易造成土壤板結,根系活力差,影響花椰菜的再生產量和再生能力。應采取壘壟雙行栽培法,壟寬70~80cm,壟高10~13cm,株行距45cm×50cm,667m2栽苗3000~3500株以上。
二、再生的土壤營養條件 秋茬花椰菜生長強弱,對再生花椰菜豐產有著決定因素。要求秋茬花椰菜選擇有機質豐富,土壤疏松肥沃,活土層較緊,排水方便,保肥力好的地塊栽培,土壤pH值要求在6~6.7之間。 秋花椰菜生長期正是夏秋高溫多雨的季節,應改變傳統的施肥方法,按花椰菜生長期間需要肥料的數量少施勤施,這樣既能杜絕因雨多造成的肥料流失,又能滿足花椰菜生長周期的正常營養供應,使花椰菜苗壯、莖粗、花球大。具體施肥方法:667m2施3000~4000kg腐熟雞糞為基肥;側芽生長期667m2施碳酸氫銨70~80kg、磷肥40~50kg,鉀肥20~30kg;莖葉生長期和花芽分化期667m2施磷酸二銨20kg、鉀肥15kg;現球期667m2施尿素15~25kg。
三、再生方法與管理 秋花椰菜采收后,保持花椰菜外輪葉3~5片,剪去上端部分(一般離地面4~7cm處),用600~800倍細菌殺(石家莊曙光制藥廠生產)對再生后的花椰菜莖部頂端噴灑1次,以防細菌性病害侵入。隔日用80×10-6赤霉素噴灑植株莖部,3~5天后補噴1次,促其莖部發芽。20天左右在主根葉輪下分化出不等數腋芽,此時去掉老葉,待腋芽長至2~3片真葉時,每株留粗壯腋芽1個,其余則全部去掉。 花椰菜植株再生后,全面深鋤,深度以15~20cm為宜,截掉部分老弱根,促使新根系再生。深鋤后,在壟背上開深15~20cm、寬20~25cm的壕溝,將100kg碳酸氫銨、50kg磷肥、30kg鉀肥攪拌均勻,施入溝內(施肥量為667m2施數),埋好耙平。而后在花椰菜幼苗基部培土壘壟,以埋住基部葉片為準。 再生后的植株可采取小蹲苗的方法盡快促進再生后的側芽根系發育,旺盛生長。具體措施:(1)及時蓋棚,蓋棚時間以霜降前后為宜。(2)把握好棚內溫度,合理調節適溫。側芽生長適溫15~25℃;花球生育期14~18℃。隨時加蓋草簾,確保花椰菜在適宜的棚溫中健壯生長。(3)適時澆水,要求土壤濕度為70%~80%,空氣相對濕度為85%~90%。(4)合理施肥,在增加人糞尿施入次數的同時,每667m2適量追尿素15kg,硫酸鉀25kg,整個生育期追肥次數4~5次,10天1次,(5)觀察花椰菜生長狀況,在追肥同時667m2施適量硼砂80g或鉬酸銨50g,根外追,葉面噴均可。(6)病害防治,霜霉病用600~800倍角霜靈防效好,病毒病用500~700倍液毒凈防治效果高,一般2~3次。
四、采收 花球基部的花枝略有松散即為采收適宜時間,采收時花球外留3~5片小葉,避免花球損傷,一般4~5天采收1次。
①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畜牧家禽網(Agroxq.com)”的所有文字、數據、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畜牧家禽網”(Agroxq.com)所有,任何企業、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使用。凡經本網協議授權,在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畜牧家禽網(Agroxq.com)”,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本網未注明“稿件來源:畜牧家禽網(Agroxq.com)”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畜牧家禽網(Agroxq.com)”,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如對稿件內容有疑議,請及時與我們聯系。
③因互聯網信息的冗雜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網無法及時聯系到所轉載稿件的作者,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相關作者見稿后兩周內及時來電或來函與“畜牧家禽網”(Agroxq.com)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