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家禽網 來源:360doc 閱讀數:
豌豆發育早而迅速,播種后6天幼苗尚未出土前,主根便伸長到6——8厘米,播后10天在幼苗剛出土時已生有10多條較粗的根系,20天剛展開2個復葉時,主根長達16厘米左右,故在整地和施肥時特別強調精細和早施肥,這樣才能保證苗全和苗壯。
一般播前應精細整地和施肥,每畝施入腐熟有機肥2000千克+復合肥30千克作基肥,最好在整地前將化肥與有機肥料混合施入。
播種用的種子最好是新種子,應選粒大、整齊、健壯和無病害的種子。播前曬種2——3天有明顯提高種子發芽勢和發芽率的效果。豌豆以直播為主,如早春保護地栽培的也可在營養缽中育苗,每缽播4粒種子,待4——5片真葉時定植。直播的播種方式有條播、點播和撒播,播種量因地區、種植方式和品種不同而異,一般每畝播種3——5千克。豌豆播種密度因品種而異,蔓生種行距60厘米,株距26——30厘米,每穴3——4粒。
采收嫩莢者和矮生種,條播行距一般30——40厘米,點播行距25——30厘米,株距10厘米左右,每穴播2——3粒。對于大粒的軟莢豌豆類型,*播種密度是60粒/平方米左右。對于小白粒和小褐粒硬莢類型則為90粒/平方米。因土壤濕度土質不同,豌豆播種深度宜在3——7厘米之間,最多不宜超過8厘米。播種前澆足底水,播種后覆土3——4厘米厚,稍踩踏一遍,使種子與土壤結合,有利于種子吸水萌動。
豌豆苗期生長緩慢,應注意鋤地除草,一般兩次鋤地除草即可,第一次苗高5——7厘米時;第二次在苗高20——30厘米時;松土除草在開花期前完成。豌豆莖蔓易于倒伏,凡栽培蔓生品種,應搭架,當蔓長20——30厘米時須及時搭架,并隨時理蔓,不使莖蔓倒掛和相互纏繞,使莖蔓分布均勻,有利通風透光,易于結莢。 豌豆到抽蔓開花時,即可開始灌水,特別是采收嫩莢或鮮豆粒的,更不能缺水,一般灌2——3次水后,即可采收鮮莢。
生育期間一般追肥2——3次,在苗期、植株旺盛生長和開花結莢期各追肥1次,每畝每次用復合肥15——20千克。開花結莢期如遇干旱天氣應澆水1——2次,以保持土壤濕潤,促使開花結莢和莢果發育;多雨時要注意排水,防止澇害。 供作鮮菜用的嫩豆莢或豆粒一般在開花后14——20天開始采收,莢仍為深綠或開始變為淺綠色,豆粒長飽滿時為采收適期。 若采收過早,品質雖佳,但產量低;若采收過遲,豆粒中的糖分下降,淀粉增高,風味差。一般軟莢種宜稍早采,應在開花后12——14天采收;硬莢種以食籽粒為主,宜在開花后15——20天采收。
①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畜牧家禽網(Agroxq.com)”的所有文字、數據、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畜牧家禽網”(Agroxq.com)所有,任何企業、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使用。凡經本網協議授權,在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畜牧家禽網(Agroxq.com)”,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本網未注明“稿件來源:畜牧家禽網(Agroxq.com)”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畜牧家禽網(Agroxq.com)”,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如對稿件內容有疑議,請及時與我們聯系。
③因互聯網信息的冗雜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網無法及時聯系到所轉載稿件的作者,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相關作者見稿后兩周內及時來電或來函與“畜牧家禽網”(Agroxq.com)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