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家禽網 來源:南方日報 閱讀數:
茂名荔枝龍眼、湛江菠蘿、梅州金柚、廉江紅江橙、德慶貢柑、英德紅茶、潮州鳳凰單叢茶、清遠雞、饒平獅頭鵝、羅定稻米、珠海白蕉海鱸……這些帶有廣東省濃厚特色的知名農產品品牌享譽省內外,深受廣大消費者青睞。
當下,品牌觀念已經越來越深入到農產品生產經營主體和消費者的內心,農業發展方式的轉變,農業結構轉型升級以及提升農產品市場競爭力都需要加強品牌建設。經國務院批復同意,從2017年起,將每年5月10日設立為“中國品牌日”,農業部也將2017年定為農業品牌推進年,品牌農產品迎來新的發展浪潮。
近年來,省農業廳認真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的部署要求,將開展農業品牌培育及宣傳推介工作這盤棋越下越大、越下越活、越下越穩,形成了“社會齊參與,政府、企業、民眾、專家、媒體共同推動”的主要做法和經驗,廣東農業品牌建設也因此取得顯著成效。
目前,廣東省共評選推介“十大名牌”系列農產品149個,有效期內的廣東省名牌產品(農業類)1197個,名特優新農產品入庫1416個,基本形成了廣東省農業品牌建設的總體布局和架構,逐步走出了一條以“區域公用品牌”“經營專用品牌”為類別,按“十大名牌”“廣東名牌”“廣東名特優新”農產品三級品牌劃分的廣東現代農業“兩類三級”品牌發展新模式。
實現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雙豐收”
差異化是品牌建設的核心,一個地方農業發展,關鍵在于找準路子。針對我省獨特的自然生態條件、種養方式和人文歷史,省農業廳緊密圍繞加快推進農產品品牌建設、增強農產品市場影響力和競爭力的核心目標,先后啟動廣東省“十大名牌”系列農產品、名特優新農產品評選推介活動。
經過多年的大力培育,廣東省培育推介了一批承載嶺南文化、體現廣東特色、展現現代農業科技成果、受到廣大百姓信賴贊譽的品牌農產品,打響了一批享譽省內外的知名農產品品牌,深受廣大消費者青睞,實現了農產品優質優價,取得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在今年首屆中國國際茶葉博覽會上,鳳凰單叢茶和英德紅茶獲得“中國優秀茶葉區域公用品牌”的榮譽;在第十五屆中國國際農產品交易會上,德慶貢柑、斗門白蕉海鱸、清遠雞、羅定稻米獲得“2017年百強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稱號。這些獲獎的區域公用品牌都有著自己的“看家本領”。
德慶貢柑在當地有著悠久的栽培歷史,德慶縣一直以來重視打造“德慶貢柑”的品牌效應。一方面,嚴格按照無公害、綠色食品的要求來種植德慶貢柑,建立縣、鎮兩級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督檢測站,保證農產品質量安全;另一方面,全縣統一柑桔銷售包裝,進一步推廣和提升德慶貢柑品牌形象。2016年貢柑總產量約為3.5億斤,總產值達17.5億元。
盛產優質海鱸魚的珠海市斗門區是*河口漁業示范區,海鱸魚產量占全國將近50%,2011年斗門白蕉鎮通過了中國水產流通與加工協會專家組的評審獲評為“中國海鱸之鄉”。目前珠海市斗門區海鱸養殖面積超過2萬畝,從業農戶1600多戶,加工廠5家,形成了完整的生產、加工、銷售產業鏈。
清遠雞在國內外早已名聲遠揚,近年來通過電商平臺成為搶手貨,2017年“雙十一”當天清遠雞網上訂單達到10多萬筆,銷售額達到1200萬元。一只清遠雞帶領清遠成千上萬的農戶奔上小康,產品直達百姓餐桌。
羅定稻米有著悠久的種植歷史,可追溯至春秋戰國時期。如今羅定已建成20.13萬畝*標準化綠色水稻示范區,全市80%以上水稻基地被農業部批準為“全國綠色食品原料標準化生產基地”,年產優質稻谷20多萬噸,產品遠銷北上廣深等城市以及港澳地區。
將政府專家媒體多個角色“串成鏈”
農業品牌之路離不開政府引導、專家把關和媒體宣傳,我省的農業品牌建設工作也圍繞這三者做好文章。
2014年,省農業廳聯合省科技廳、林業廳、海洋與漁業廳、質監局、社科院及相關媒體共同成立了廣東省“十大名牌”系列農產品評選委員會,由廳長鄭偉儀擔任委員會主任,各相關廳局副廳(局)長擔任副主任。
2016年,評選委員會成員單位從原有的八家增至十二家,省商務廳、貿促會、旅游局、農墾總局的資源優勢紛紛注入農業品牌建設,重點立足區域公用品牌,突出企業品牌,打響產品品牌,以特色農產品產區核心企業作為抓手,為品牌農產品樹形象、拓影響、走出去提供了更廣闊的發展空間,多部門聯合推進農業品牌建設的工作機制進一步健全深化。
除此之外,省農業廳還邀請中國工程院林浩然院士、吳清平院士,歐洲科學院、國際食品科學院孫大文院士,多位*、省級農業產業技術體系首席科學家擔任“十大名牌”系列農產品和名特優新農產品評選推介活動顧問,為農業品牌創建培育及宣傳推介獻計獻策。組建由省內近百名不同產業的知名專家組成的農業品牌專家庫,科學嚴謹把關評價體系、申報材料評審、實物品鑒、實地考察、會商討論等環節,確保活動的科學性、嚴謹性、權威性。
與此同時,2014年以來,省農業廳加大宣傳力度,充分依靠新聞媒體和公眾的力量,開展線上線下多種形式宣傳推介活動。在21個地級以上市共舉辦品牌農產品現場推介活動50多場,線上、線下的農產品品鑒活動30多場。
參與宣傳報道的*、省市級新聞媒體40多家,聯合省廣播電視臺制作“舌根上的幸福”“粵品越有味”系列宣傳片,聯合媒體開展專題宣傳推介工作。
此外,在廣東省名牌產品(農業類)網上增設“廣東省十大名牌系列農產品評選推介活動”“廣東省名特優新農產品評選推介活動”專欄,通過設立官方微信、官方微博,開展網絡推薦、網絡投票等活動。
并借助意大利米蘭世博會、中國國際農交會等平臺,宣傳推介廣東農業品牌,有效提高了廣東農業品牌的知名度和影響力。在全省認定了80家省級名特優新農產品電商體驗館,積極對接淘寶、京東等電商平臺,推動品牌農產品的線上線下銷售。
借力廣東省現代農業博覽會,高起點、高姿態向社會推薦農業品牌,從2014年起連續四年,在農博會開幕式上現場揭曉獲表彰的“十大名牌”系列農產品及名特優新農產品名單,并由省領導親自為獲獎代表授牌。
聚合效應和示范帶動作用引領產業轉型升級
我省依托市場經濟發達和產業化程度高的優勢,注重發揮企業在品牌戰略中的主力軍作用,加大政策資金扶持力度,支持農業企業辦基地、提質量、創品牌、搞推介,全省80%以上的生產型農業龍頭企業擁有農業名牌或名特優新產品。
特別是從2014年開始,省農業廳組織開展廣東“十大名牌”系列農產品和名特優新農產品評選活動,大批企業踴躍參與,在省內外開展宣傳推介活動,打造出壹號土豬、溫氏新興矮腳黃雞、天農清遠雞、四季綠菜心等一批名牌農產品,培育了一批品牌標桿,帶動更多的企業爭創品牌、發展品牌、推廣品牌。
品牌農業已逐漸成為我省加快農業轉型升級、提升農產品質量安全、促進農民增收致富的重要抓手,農業品牌效應日益凸顯。2016年我省品牌農產品年產值790億元,占全省農林牧漁總產值13%,比重逐年上升。品牌農產品生產經營主體帶動農戶405萬戶,帶動農民增收207億元。
①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畜牧家禽網(Agroxq.com)”的所有文字、數據、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畜牧家禽網”(Agroxq.com)所有,任何企業、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使用。凡經本網協議授權,在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畜牧家禽網(Agroxq.com)”,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本網未注明“稿件來源:畜牧家禽網(Agroxq.com)”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畜牧家禽網(Agroxq.com)”,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如對稿件內容有疑議,請及時與我們聯系。
③因互聯網信息的冗雜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網無法及時聯系到所轉載稿件的作者,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相關作者見稿后兩周內及時來電或來函與“畜牧家禽網”(Agroxq.com)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