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家禽網 來源:鳳凰網 閱讀數:
黑龍江省寶清縣白瓜籽交易量占全國的70%、世界的40%以上,居全球首位,是全球*的白瓜籽集散地,享有“寶清的白瓜籽,世界的供應商”之美譽。
從“全國糧食生產先進縣”、“*現代農業示范區”、“全省農產品質量安全縣”到“中國紅小豆之鄉”、全國*的白瓜籽集散地等一張張亮麗名片,久負盛名的寶清大白板白瓜籽、寶青紅紅小豆等特色農產品暢銷國內外市場,也帶領農民走上了致富路。
近年來,寶清縣堅持以增加農民收入為核心,以農業和農村經濟戰略為主線,大力扶持農業產業基地建設和龍頭企業,努力提升農業產業化經營水平,促進了全縣農業農村經濟平穩較快發展,全縣已初步形成了白瓜籽、紅小豆、馬鈴薯、中草藥、黑木耳,以及富硒大米等優勢產業,寶清大米、寶清大白板白瓜籽、撓力河毛蔥、寶青紅紅小豆、龍頭胖頭魚和寶清蘋果被列為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全縣涌現出規模以上農業龍頭企業37家,其中,*1家、省級12家、市級5家;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到1200多家,其中,*示范社4家,省級規范社6家。
沐浴著黨的十九大的東風,寶清縣特色農業春潮涌動,漸入佳境。
寶清白瓜籽世界供應商
寶清縣白瓜籽交易量占全國的70%、世界的40%以上,居全球首位,是全球*的白瓜籽集散地,享有“寶清的白瓜籽,世界的供應商”之美譽。
“寶清大白板”素來以豐產性好、潔籽率高、色白、板大、籽粒飽滿而聞名。1986年,寶清縣被國家供銷聯社確定為白瓜籽生產出口基地縣;2000年,寶清縣被中國食品工業協會命名為“中國‘寶清大白板’南瓜系列產品生產之鄉”,同年,寶清縣白瓜籽獲國際糧油貿易組織“中國馳名獎牌”;2002年,寶清縣成為全國南瓜協會會員單位;2005年,“寶清大白板”南瓜籽通過了國家地理標志產品認證。
近年來,寶清縣先后招商投資3.6億元建設了寶清·中國白瓜籽交易大市場和中慶白瓜籽加工基地。截至目前,寶清縣有白瓜籽經營企業100余家,2016年白瓜籽交易量16萬噸,實現交易總額27億元,創匯3000萬美元,直接帶動就業5000多人,間接帶動就業2萬余人,已成為拉動縣域經濟社會加快發展的支柱產業。
日前,黑龍江省白瓜籽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在寶清成立,寶清縣還與省供銷聯社惠豐金源電商公司共建中國·寶清白瓜籽產業電商基地,打造在國內具有較大影響力的地標性產業電子商務聚集區和電子商務培訓基地。
有機紅小豆進軍深加工
寶清縣是“中國紅小豆之鄉”,“寶青紅”紅小豆是全國著名的三大紅小豆品牌之一,也是我省紅小豆惟一優質品牌,獲黑龍江省十大名牌農產品稱號和國際農業博覽會馳名獎,連續多年獲歐盟有機食品證書,并被列為“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
近年來,寶清縣著重在培育“寶青紅”紅小豆優質品牌上下功夫。通過采取“四專、五統、六到戶”等一系列措施,加強了紅小豆的地域性、統一性、優質性和效益性,提升了產品的綠色、有機和品牌效應。不斷延伸產業鏈條,鼓勵和支持企業發展紅小豆精深加工、研發,增強了“寶青紅”的市場影響力和競爭力。今年5月,寶清縣與中國網庫集團簽訂了“紅小豆產業集群電子商務基地項目”合作協議。該項目預計三年內總體可推動10億元左右的網上批發分銷交易額。
寶清縣眾心惠農聯社今年種植有機、綠色“寶青紅”紅小豆3000多畝,總產500多噸,與寶清縣廣晟農產品有限公司建立了長期穩定的購銷關系。廣晟農產品有限公司是一家集種植、生產、加工、銷售為一體的紅小豆深加工食品專業企業,年加工能力1萬噸,主要生產紅豆沙、糖納豆等“寶青紅”紅小豆系列產品,遠銷歐盟和美國,市場向好。該企業通過了iso9001國家質量管理體系和食品質量HACCP認證,是三全食品、新華社、人民日報社、山東美倫食品、上海楓未、遼寧天淇冷飲等知名企業的原料供貨商,產品被國家授予“中國名優產品”,被國家工商局認定為“中國馳名商標”。
北國中草藥敲開致富門
寶清縣龍頭鎮龍泉村享有“北藥第一村”的美譽,該村2003年創立了龍發中草藥種植合作社,主要種防風、桔梗,銷往安徽、德州、內蒙古等地,實現了以技術為先導、以園區為基礎、以訂單為紐帶的產銷一體化的生產經營模式。
今年,合作社桔梗種植面積由380畝擴大到780畝,總利潤超200萬元。在寶清縣委、縣政府的支持下,合作社建成了加工廠房、庫房,購置了清洗、切片等粗加工機械設備,解決了中草藥晾曬、儲存問題,提高了經濟效益,增強了抵御市場風險的能力。目前,北藥種植已經輻射到北龍村、蘭花村、東龍村等村屯。
龍泉村黨支部書記算了一筆帳,他說:“黑土地土質好,藥材的色系品質都好,種植中草藥平均每年每坰地純利在4萬元左右,相當于玉米的10倍,而且抗旱抗澇能力強,基本沒有病蟲害,風險也比種大糧小得多,是農民發家致富的好門路。明年,我們計劃把種植面積擴大到2000畝。”
在寶清縣老龍背林產品開發有限責任公司,炒制車間、烘干車間、晾曬車間里,工人們正在緊張地忙碌著。董事長劉曉英介紹說,公司年加工能力500噸,主要生產刺五加茶、山野菜、食用菌種植、養生花茶、參茸滋補等,基地面積2萬多畝,種植10多種藥材。“老龍背”商標為省著名商標,產品暢銷上海、深圳、北京等全國30多個大中城市,出口日本、韓國等國家。2016年,生產各種養生茶100多噸。
近年來,寶清縣委、縣政府積極響應國家“南藥北種”號召,高度重視中草藥產業發展,多次組織考察組赴亳州市、赤峰市考察學習,成立了中草藥種植產業領導小組及辦公室,推動中草藥種植產業不斷壯大。截至目前,寶清縣種植中草藥28935畝,涌現了和源堂藥業有限公司、黑龍江仁隆祥醫藥有限公司、黑龍江德勝百草種植有限公司等本地龍頭企業,引進了棒槌頂人參產業園項目,產業發展勢頭良好。
金色馬鈴薯富民大工程
近年來,寶清縣夾信子鎮夾信子村馬鈴薯產業不斷發展壯大,成為夾信子鎮的特色支柱產業之一。夾信子村的盛實馬鈴薯種植專業合作社被黑龍江省綠色科技研究會授予“馬鈴薯生產加工示范基地”,獲無公害認證。
盛實馬鈴薯種植專業合作社是一家從事馬鈴薯新品種選育、栽培技術研究與推廣、脫毒種薯生產與經營、技術指導、咨詢服務的專業合作社。2014年,合作社與省農業科學院植物脫毒苗木研究所達成馬鈴薯原種繁育基地建設合作協議,培育出了優質、高產、抗病原種脫毒種薯,原一、原二代脫毒種薯已經注冊“譽美盛實”商標。今年,合作社全面推廣“脫毒良種、機械起壟、地膜覆蓋、間作套種、配方施肥、節水灌溉、病蟲統防”七大馬鈴薯高產栽培技術,努力提升產量水平,共種植馬鈴薯3500畝,除當季銷售外,其余全部窖藏反季銷售,利潤可觀。
七星泡鎮民主村的馬鈴薯不僅長勢好、產量高,而且價格也賣得格外俏。1000多畝的馬鈴薯一部分外銷到山東等地,一部分回收到本地的馬鈴薯加工廠。鴻福谷物農民種植專業合作社成員郭忠全說:“以前一直種傳統玉米,不掙錢,今年種了45畝地土豆,預計畝產8000斤左右,收成不錯,前景挺好,明年接著種。”
在所有的農產品中,馬鈴薯的加工鏈最長,附加值最高。如今,寶清縣的馬鈴薯產業正由“溫飽工程”發展成“致富工程”,呈現出既富民又富縣的喜人景象。
小小黑木耳經濟新引擎
寶清縣鑫淼食用菌種植專業合作社擁有1500平方米菌室,年銷售額達1200萬元。合作社社員已經達到了118戶,遍布于寶清縣、集賢縣、七臺河市、八五二農場、五九七農場的30多個村屯,產品遠銷到臺灣、深圳、湖北、湖南、浙江、山東、大連等地。每年還可以解決農村剩余勞動力150余人。理事長鞠秀琴說:“今年我們采取的是生物技術,菌包加工到400萬包,年效益達1500萬,純收入達到438萬。”
今年,寶清縣龍頭鎮蘭花村木子高黑木耳種植合作社投入資金60余萬元,建起了6棟木耳吊袋大棚,培育加工菌袋30萬袋,預計年產值60—70萬元,利潤30多萬元。同時,木耳種植消化了村里部分剩余勞動力。說起銷路,村支書李歡說:“今年初,木耳合作社和武漢‘味好美’食品有限公司建立了購銷關系,所有黑木耳包銷,有多少要多少!”
據介紹,武漢“味好美”公司計劃在蘭花村投資建設1億袋棚室吊袋木耳基地,并發展木耳深加工項目。
近年來,寶清縣還把地栽木耳納入“菜單式產業扶貧項目”,夾信子鎮團結村陳忠義等貧困戶選擇了“地栽木耳”項目,利用自家小菜院發展庭院經濟,全村共種植黑木耳2.8萬袋,總收益34775元,取得了不錯的經濟效益。
如今,寶清縣特色農業正逐步成為縣域經濟發展的“新引擎”、農民脫貧致富的新亮點。
①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畜牧家禽網(Agroxq.com)”的所有文字、數據、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畜牧家禽網”(Agroxq.com)所有,任何企業、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使用。凡經本網協議授權,在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畜牧家禽網(Agroxq.com)”,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本網未注明“稿件來源:畜牧家禽網(Agroxq.com)”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畜牧家禽網(Agroxq.com)”,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如對稿件內容有疑議,請及時與我們聯系。
③因互聯網信息的冗雜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網無法及時聯系到所轉載稿件的作者,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相關作者見稿后兩周內及時來電或來函與“畜牧家禽網”(Agroxq.com)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