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家禽網 來源:柳州日報 閱讀數:
夏日的太陽早早地爬上天空,早上7點左右,在鄉間小道上有一個臉龐黝黑的男子用三輪車拉著青草回到自家牛圈喂牛。他是廣西柳州融水苗族自治縣汪洞鄉池洞村貧困戶林劍,靠著雜交牛養殖走上脫貧之路。
林劍今年49歲,沒有土地耕作。2016年以前,他與妻子一直在外地打工。看到母親逐漸年老需要照顧,孩子也需要教育,他萌生了回家發展養殖業的念頭。2017年夫妻倆回家搞養殖業。面對資金不足的難題,在工作隊的積極協調下,通過政府的產業資金扶持,他們購買了6頭雜交牛。夫妻倆為了養好牛,空閑之余學習養牛知識,使養殖管理水平有了顯著提高。
今年,他們養的雜交牛發展到18頭了,并建成了牛圈。林劍面帶微笑地說:“現在又有5頭雜交牛準備下崽了。看到牛一天天長大,我對生活充滿了希望。”經過夫妻共同拼搏,2017年他們家實現了脫貧摘帽。同時,在優惠政策的幫扶下,他們住上了易地扶貧搬遷項目樓房。
“現在每頭大牛市場價6000多元,今年賣了2頭牛得了1萬多元。”林劍微笑著說著自己的產業發展計劃:打算把養牛規模擴大至30余頭。這樣每年能多賣幾頭牛,收入也會大幅提高。
①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畜牧家禽網(Agroxq.com)”的所有文字、數據、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畜牧家禽網”(Agroxq.com)所有,任何企業、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使用。凡經本網協議授權,在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畜牧家禽網(Agroxq.com)”,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本網未注明“稿件來源:畜牧家禽網(Agroxq.com)”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畜牧家禽網(Agroxq.com)”,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如對稿件內容有疑議,請及時與我們聯系。
③因互聯網信息的冗雜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網無法及時聯系到所轉載稿件的作者,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相關作者見稿后兩周內及時來電或來函與“畜牧家禽網”(Agroxq.com)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