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家禽網 來源:云南日報 閱讀數:
一場大雨過后,福貢縣石月亮鄉拉馬底村委會半山腰的3000多畝草果顯得更加青翠。
“10月份就成熟了。這時管護很重要,不然,果實就不飽滿了。”村民開四葉披著雨衣,在草果林里給高桿草果插上扶木、清溝引水。他說:“以前一家4口人住在木楞房里,靠3畝包谷地生活,怎么也脫不了貧。這幾年,鄉里扶持大家種草果,我們家就種了60畝。”2017年,草果市場價格好,開四葉家收入17萬元,建起了新房,實現了脫貧摘帽。
近年來,福貢縣利用林地多和怒江河谷氣候溫潤的優勢,以退耕還林為契機,將草果作為產業扶貧重點項目,引導群眾轉變傳統種植模式,逐年擴大種植面積,打造新的增收富民產業。
“福貢雨季長,陰坡地、溝箐邊坡地多,很適合草果生長。”石月亮鄉副鄉長鄧利才說,經過多年的推廣,群眾的草果種植技術已逐步成熟。草果種植周期相對短,投入不是很高,三四年就能掛果。特別是各村組通了公路后,運輸非常方便,種草果的經濟效益越來越高。2018年,石月亮鄉草果產量達1944噸,產值1477.44萬元,小小草果成為群眾致富的金果銀果。
福貢縣匹河怒族鄉怒族、傈僳族群眾居住在“V”形峽谷陡坡上。這幾年,該鄉利用植被茂密、雨量充沛的優勢,把草果作為精準幫扶的一大舉措優先發展,種植規模不斷擴大,產量逐年提高,匹河鄉許多山區群眾的生產生活方式發生了很大的轉變。草果協會、專業合作社等各種服務組織應運而生,一大批草果經紀人、經營戶如雨后春筍般涌現出來,在繁榮城鄉草果銷售、加工產業的同時,也鼓起了自己的腰包。
草帽、手包、拖鞋……潔凈寬敞的成品展示屋里,這些用草果稈編織出來的產品,散發著草果的清香,吸引了各方游客。
今年,匹河鄉在托坪村托坪易地扶貧搬遷點成立扶貧車間,與四川新都區新繁榮龍棕編專業合作社合作,對草果稈進行深加工,開發出獨具特色的草果稈編織工藝品,搬遷群眾實現了“樓上生活,樓下務工掙錢”的美好愿望。
搬遷戶郁四妮從小沒進過校門,搬遷之前,全靠兩畝玉米地和養幾頭豬來維持生活。兒子上大學后,每個月需要一筆不小的開支,一度讓她愁眉不展。搬遷后,她在扶貧車間編織草果稈工藝品,一個月有2000多元的收入。“以前,只知道種莊稼吃飯?,F在好了,學到了技術,有了穩定收入,供兒子讀書沒有問題了。”郁四妮對未來充滿信心。
清晨,怒江大峽谷生態農副產品加工交易中心的員工正仔細檢查著草果生產線,為即將到來的草果加工生產旺季做準備。該中心有全自動化、高技術標準、高質量標準的草果加工生產線。公司開展草果統一采收、分級、包裝、貯運、保鮮和精加工深加工,為草果產業提供加工、銷售一條龍服務,解決當地農產品買難賣難問題。
“老百姓種多少,他們就收多少,價錢合理,解決了草果種植戶的銷售難題。”鄧利才說。去年,該中心僅在福貢縣就收購2000噸草果,涉及農戶2000余戶,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戶1682人。
目前,福貢縣草果種植面積54.7萬畝,掛果面積11萬畝,盛果期面積6萬畝。從馬吉鄉到匹河怒族鄉,從江邊臺地到半山腰的溝箐密林,一條綠意盎然、長近百公里的草果長廊,托起了山區群眾增收脫貧的希望。
①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畜牧家禽網(Agroxq.com)”的所有文字、數據、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畜牧家禽網”(Agroxq.com)所有,任何企業、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使用。凡經本網協議授權,在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畜牧家禽網(Agroxq.com)”,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本網未注明“稿件來源:畜牧家禽網(Agroxq.com)”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畜牧家禽網(Agroxq.com)”,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如對稿件內容有疑議,請及時與我們聯系。
③因互聯網信息的冗雜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網無法及時聯系到所轉載稿件的作者,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相關作者見稿后兩周內及時來電或來函與“畜牧家禽網”(Agroxq.com)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