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家禽網 來源:《種植與養殖》 閱讀數:
富麥2008(原名:豫同M023)是河南省科學院利用豫麥57為基礎材料,通過人工誘變(輻射+太空搭載),選育出的高產、穩產、廣適性小麥新品種。2006年9月通過河南省品種審定(豫審麥2006013)和國家(黃淮南片)品種審定(國審麥2006011)。
1品種特征特性
富麥2008為弱冬性、幼苗半直立、分蘗力中等、耐寒性較好的小麥新品種。株高75~82cm,后期株型較緊湊,莖稈粗壯彈性好,抗倒伏。穗長8~9cm,長方形,小穗較密,穗粒較多。籽粒白色、角質、長方形,黑胚率低,千粒重40~45g。中早熟,后期抗高溫和干熱風,成熟前落黃好,不早衰。綜合抗病性好。
該品種在鄭州郊區大面積生產現場鑒定,平均畝成穗45.5萬穗,每穗38.96粒,按常年千粒重42g計算,八五折后,平均畝產為632.8kg。
2栽培技術要點
富麥2008適用于黃淮南片麥區的河南省中北部、安徽省北部、江蘇省北部、陜西省關中地區、山東省菏澤地區高中肥力地塊早中茬種植。其栽培技術要點如下:
播種期:10月5~25日均可播種,以10月10~20日*。
播種量:高肥力地塊適期播種量為4~6kg/畝,中等肥力為7.5kg/畝,如延期播種或肥力低下,可酌情增加。把好播種質量,達到苗足、勻、壯。
施肥灌水:一般秸稈還田或每畝增施4~5立方米優質有機肥后,加施純氮15kg、五氧化二磷7.5kg、氧化鉀7.5kg。越冬和拔節后根據苗情適量追施5.0~7.5kg尿素。同時澆好三水,即越冬水,拔節水和揚花水。拔節前結合化學除草實施化控,每畝用壯豐安(又叫北農化控2號)400ml兌水等量噴施葉面,提高綜合抗逆性。
防治病蟲害:對蚜蟲一定要提早防治。吸漿蟲發生地區要提前防治。拔節前注意紋枯病防治。對中后期病害一般結合治蟲噴施粉銹寧2次,但開花期連陰多雨年份要及時噴施多菌靈預防赤霉病。
3栽培上應注意的問題
近年來河南省小麥吸漿蟲為害嚴重,有的局部地區已經造成絕收或嚴重減產,因此應當高度重視。可用3%甲基1605.5%西維因等制成毒土在蛹盛期(小麥孕穗期)撒施;或在成蟲期每畝用敵敵畏乳油100~150g兌水2kg拌麥糠(或毒土)20kg后,于下午均勻撒施在麥田。
近年來小麥全蝕病在不少地區發生,由于后期出現“白穗”農民誤認為是紋枯病。該病害雖然在小麥整個生育期都可以浸染,但以苗期為主。可采用粉銹寧或硫酸錳拌種防治。另外,小麥赤霉病在河南省日趨嚴重,而大多數品種不抗赤霉病,因此,建議重視中后期赤霉病的預防。
富麥2008是一個成穗能力很強的多穗類型,同時具有多花多實、穗大粒多的特性,在高產田種植中一定要控制播種量不得超過6kg/畝,使成穗數與穗粒數協調發展,有利于提高后期抗逆性、達到高產穩產的總目標。一定控制基本苗10萬/畝,最高群體不超過85萬/畝,最終成穗42萬/畝左右(建議不超過45萬/畝)。
該品種苗期營養體發育速度較快,具有較大的生長量,但幼穗發育速度一般。因此要注意打好肥力基礎,及時實施越冬水,防治葉片凍害。如發現群體過大或冬前旺長,可采取鎮壓、深鋤或噴施化控劑等措施防治。
①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畜牧家禽網(Agroxq.com)”的所有文字、數據、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畜牧家禽網”(Agroxq.com)所有,任何企業、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使用。凡經本網協議授權,在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畜牧家禽網(Agroxq.com)”,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本網未注明“稿件來源:畜牧家禽網(Agroxq.com)”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畜牧家禽網(Agroxq.com)”,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如對稿件內容有疑議,請及時與我們聯系。
③因互聯網信息的冗雜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網無法及時聯系到所轉載稿件的作者,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相關作者見稿后兩周內及時來電或來函與“畜牧家禽網”(Agroxq.com)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