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家禽網 來源:石化網
閱讀數:
一、當前小麥病蟲發生情況
(一)病蟲發生種類
當前,小麥田發生的主要病蟲種類有麥蚜、吸漿蟲、地下害蟲,其中地下害蟲在個別地塊發生危害,造成死苗和缺苗斷壟;病害尚未發生。
(二)病蟲發生情況
1、春季蟲害發生偏早,為害提前
吸漿蟲在土壤中活動提前,全市麥田各土層平均活動蟲量占總活動蟲量比率:0-7cm占50.6%,比去年多2.1個百分點;7-14cm占30.5%,比去年減少9.8個百分點。化蛹進度加快,全市平均化蛹率為43.6%,比去年多28個百分點,其中:通州、房山區發生較早,通州平均化蛹率為69.8%,房山平均化蛹率為61.1%。地下害蟲發生普遍偏早,4月初麥田已出現危害狀。麥蚜在麥田已開始發生,發生期接近常年。
2、蟲害發生面積大,為害加重
吸漿蟲發生范圍進一步擴大、面積有所增加、但發生不平衡,全市麥田調查,有蟲地塊占85.5%,比去年增加54個百分點,平均每樣方蟲量2.1頭,比去年增加1.5頭,其中麥田發生嚴重不平衡,發生嚴重的麥田,通州兩塊麥田平均每樣方蟲量76頭,順義一塊麥田平均每樣方蟲量65頭。地下害蟲在部分麥田危害較重,房山區調查,嚴重麥田每平方米蟲量為26頭,其中,以金針蟲為主占總蟲量的76.9%,平均麥苗被害率為14.6%,最高達36%。
二、小麥中后期病蟲發生趨勢
(一)當前小麥長勢
據市農業技術推廣站組織區縣農科所(推廣站)對59塊23000多畝定位觀測點的調查,起身期全市小麥平均總莖數為99.3萬/畝,較去年的102.3萬/畝減少3.0萬/畝。不同區縣差異較大,其中房山最高,平均總莖數123.1萬/畝,其次是通州為111.2萬/畝,昌平最低為77.1萬/畝,其它區縣在90~100萬之間。59塊觀測麥田中,80~120萬的壯苗占62.8%,較去年的55.9%提高6.9個百分點,大于120萬的旺苗占18.6%,較去年的25.0%減少6.4個百分點,小于80萬的三類苗占18.6%,較去年的19.1%減少0.5個百分點。總體來看,壯苗比例大,群體合理,是最近幾年苗情較好的年份。
(二)品種抗病性
今年我市小麥種植面積94萬畝,主要品種為京9428、農大211、京9843、煙農19四個品種,四個品種對小麥白粉病、條銹病抗性均較好。
(三)春季氣候預測
預計今年春季本市平原地區的平均氣溫為13-14 ℃,比常年(13.1 ℃)略偏高;本市大部分地區降水量為50-70毫米,接近常年(62.2毫米)。總體氣候有利于病蟲發生,尤其是對蟲害發生更為有利。
(四)小麥中后期病蟲發生趨勢
小麥白粉病:偏輕發生,發生面積約40萬畝。
小麥葉銹病:偏輕發生,發生面積約10萬畝。主要發生在小麥生長中后期。
小麥穗蚜:偏重發生,發生面積約90萬畝。主要發生在小麥抽穗至灌漿期。
小麥吸漿蟲:局部偏重發生,發生面積79萬畝,主要發生在順義、密云、通州、平谷、房山、懷柔等區縣。預計成蟲羽化盛期為5月上旬,較常年提前。
地下害蟲:偏輕發生,局部偏重發生,發生面積約10萬畝,其中,發生種類以金針蟲、蠐螬為主。
三、病蟲防治措施
(一)及時開展地下害蟲和吸漿蟲蛹期防治。防治方法:使用毒死蜱或辛硫磷拌沙土撒施。
(二)在小麥抽穗至灌漿期,做好麥蚜、吸漿蟲成蟲和白粉病的防治。害蟲的防治方法為:選用抗蚜威(麥蚜)、吡蟲啉、高效氯氰菊酯等農藥進行噴霧防治,病害防治可使用粉銹寧對水噴霧。
(三)認真做好病蟲預測預報工作。開展病蟲預測預報是科學指導防治工作的基礎,各區縣植保站要按照'北京市病蟲調查規范'認真開展調查,根據病蟲發生情況,及時發布預報,并以多種形式宣傳,指導生產防治工作。
①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畜牧家禽網(Agroxq.com)”的所有文字、數據、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畜牧家禽網”(Agroxq.com)所有,任何企業、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使用。凡經本網協議授權,在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畜牧家禽網(Agroxq.com)”,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本網未注明“稿件來源:畜牧家禽網(Agroxq.com)”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畜牧家禽網(Agroxq.com)”,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如對稿件內容有疑議,請及時與我們聯系。
③因互聯網信息的冗雜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網無法及時聯系到所轉載稿件的作者,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相關作者見稿后兩周內及時來電或來函與“畜牧家禽網”(Agroxq.com)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