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家禽網(wǎng)首頁 > 技術中心> 溫室運用技術 > 大棚、日光溫室薄皮甜瓜
畜牧家禽網(wǎng) 來源:中國食品產(chǎn)業(yè)網(wǎng) 閱讀數(shù):
黑龍江省棚、室栽培薄皮甜瓜,一般在3月中旬育苗(日光溫室在3月上旬或2月下旬)苗齡30~35天,4月上、中旬定植。我們經(jīng)過多年實踐得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栽培措施,現(xiàn)介紹給廣大種植戶。
一、育苗
1.床土配制利用加溫溫室或電熱線溫床育苗。營養(yǎng)土的配制:肥沃田土40%,陳馬糞(或草炭土)40%,大糞面10%,爐灰渣10%,在每立方米營養(yǎng)中加入磷酸二銨2千克。營養(yǎng)缽或營養(yǎng)塊要求高8厘米,直徑6~8厘米。
2.種子處理 用55℃溫水燙種,或用40%的福爾馬林100倍液浸種15~20分鐘,然后清洗千凈,浸種12小時后濕布包好,置于28~30℃溫度下催芽18~20小時即可萌芽。
3.播種當芽長0.5厘米時,每營養(yǎng)缽插入1粒種子,覆土厚度1厘米,以利于出苗,可在苗床上覆蓋一層地膜。
4.苗床管理播種后白天溫度應保護在30℃左右,夜間不低于1日℃。一般播種后2天左右即可破土出苗,出苗后去掉覆蓋的地膜。出土后白天床溫控制為25~28℃,夜間13~15℃。苗期一般不澆水,缺水時可少量噴灑。在幼苗移栽前澆1次透水,以利起苗。
二、定植
定植前15天左右,將充分腐熟好的有機肥,每666.7平方米施入4000~5000千克,餅肥80千克,磷酸二銨30~40千克,硫酸鉀15千克,混合均勻后勻撒施于地表,深翻起壟,用壟寬80~100厘米、壟高15厘米的大壟雙行栽培,株距為30~35厘米,每666.7平方米定植2300~2500株。定植后7~10天內(nèi),以保溫為土,促進緩苗,當棚內(nèi)溫度達到30℃時要及時通風換氣。
三、田間管理
1、溫、濕度管理薄皮甜瓜足喜溫作物,定植后適宜生長的溫度為20~31℃,在35℃高漫下仍能正常生長、但隨外界溫度逐漸升高,棚內(nèi)或閂光溫室內(nèi)氣溫過高,也要加大通風量,延長放風時間。濕度,一般棚、室內(nèi)相對濕度在50~60%較為合適。
2、追肥灌水棚、室甜瓜—般分3期灌水,即緩苗水、花前水和膨瓜水。緩期苗水在定植后2~3天澆,水不能太涼,水量要適當。進入開花期,雌花開花前澆水1~2次,不要澆得太晚,這時干旱易落花落果。絕大多數(shù)植株坐住瓜后,每隔5~6天灌1次水。果實成熟前1周停止灌水,保持瓜的口味及品質。追肥,如果基肥不充足可以追2次肥,1次是在開花前,每666.7平方米追施尿素15千克,硫酸鉀或過磷酸鈣15千克,或葉面噴灑磷酸二氫鉀0.2%浸泡液。2次是在果實膨大期,每666.7平方米追施磷酸二銨15~20千克。
四、整枝引蔓
棚、室栽培薄皮甜瓜,可以采用葡萄栽培,也可以用絲裂膜吊蔓立式栽培。整枝要在花前及早進行。一般采用單蔓或雙蔓整枝。單蔓整枝,適宜于早熟栽培。當主蔓長出4~5片葉日寸開始吊蔓,利用主蔓8~11節(jié)上的子蔓結瓜,每個摘心,主蔓長到20片葉時掐尖。雙蔓整枝,當主蔓3~4片葉時摘心,選留2個健壯子蔓,利用子蔓上孫蔓結瓜,一般選留4個孫蔓結瓜,每株結3~4個瓜。留瓜孫蔓在瓜前2片葉摘心,子蔓長到13~14片葉時掐尖。
五、適時收獲
識別薄甜瓜果實成熟的方法與小拱棚甜瓜相同。但注意一定要成熟到7~9分熟時上市,其品質風味才*。需遠距離運輸時,7分熟采取即可;不需遠距離運輸時,最好9分熟左右上市,風味好,易銷售,價格高。
六、薄皮甜瓜主要病害的識別與防治
薄皮甜瓜易發(fā)生的常見病害有兩種炭疽病和疫病。經(jīng)過我們多次實驗得出了有效的防治措施。
1、炭疽病甜瓜炭疽病是瓜類作物卜的重要病害,其中以西瓜、甜瓜、黃瓜最易感病。此病除在生長季節(jié)發(fā)生外,收獲后貯運期可繼續(xù)危害,引起果實腐爛。
防治措施本病菌主要在土壤中的病株殘休或種子表面上越冬,發(fā)病原菌時病菌分生孢子也可借風、雨水、流水、蟲和人畜活動進行傳播。降雨多的年份,田間相對溫度在97%以上,發(fā)病最盛。防治應以選用無病種子及給種子消毒(60℃溫水浸種15分鐘),選擇排水良好的沙壤土種植,與非瓜類作物進行3年以上輪作。雨后及時排水,收獲后把病蔓、病葉清除后燒毀或深埋。
藥劑防治:發(fā)病初期及時摘除病葉,噴灑65%代森鋅可濕性粉劑400~600倍液,或80%炭疽福美可濕性粉劑800倍液,或70%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或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500~700倍液,或50%四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700倍液,或用2%抗霉菌素(農(nóng)抗120)200倍液。每隔7~10噴灑1次,連續(xù)噴2~3次。
2、疫病甜瓜疫病,又稱死秧,是近十年危害甜瓜的主要病害。高溫高濕易發(fā)病,特別是在雨后,病害來勢猛,傳播速度快。
防治措施 本病菌隨病殘枝葉在土壤或糞肥中越冬,成為第2年主要初次侵染源。種子帶菌率極低,在田間靠風、雨、灌溉水及耕作傳播。防治應以栽培防病為主,藥劑防治為輔。加強田問管理,采用耐病品種等。
藥劑防治:剛剛發(fā)現(xiàn)病情,立即噴灑25%甲霜靈可濕性粉劑800~1000倍液,或58%甲霜靈錳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或用64%釘毒礬M8可濕性粉劑400~500倍液或50%敵菌靈可濕性粉劑500倍液噴灑,每隔7~10天1次,連防3~4次。
①本網(wǎng)注明“稿件來源:畜牧家禽網(wǎng)(Agroxq.com)”的所有文字、數(shù)據(jù)、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畜牧家禽網(wǎng)”(Agroxq.com)所有,任何企業(yè)、媒體、網(wǎng)站或個人未經(jīng)本網(wǎng)協(xié)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使用。凡經(jīng)本網(wǎng)協(xié)議授權,在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畜牧家禽網(wǎng)(Agroxq.com)”,違者本網(wǎng)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本網(wǎng)未注明“稿件來源:畜牧家禽網(wǎng)(Agroxq.com)”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網(wǎng)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nèi)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wǎng)站或個人從本網(wǎng)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wǎng)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畜牧家禽網(wǎng)(Agroxq.com)”,本網(wǎng)將依法追究責任。如對稿件內(nèi)容有疑議,請及時與我們聯(lián)系。
③因互聯(lián)網(wǎng)信息的冗雜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網(wǎng)無法及時聯(lián)系到所轉載稿件的作者,如本網(wǎng)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相關作者見稿后兩周內(nèi)及時來電或來函與“畜牧家禽網(wǎng)”(Agroxq.com)聯(lián)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