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家禽網 來源:壽光蔬菜網 閱讀數:
(一)常規栽培的整形修剪
番茄枝很少在樹冠外圍開花結果,多數在主干、主枝、副主枝中下部的側枝上開花結果,這些側枝充實粗短,所結果實大,商品價值高。但番荔枝條上的腋芽為葉柄所包裹,若葉片不脫落,腋芽就無法萌芽。因此,番荔枝枝條雖可延續生長長達1米或更長,但在自然情況下,當年很少有2次梢,致枝量少,樹冠稀疏,葉面積指數小,結果少,產量低。故為了培養、造就眾多的粗短健壯側枝,必須進行整形和修剪。植后1~2年內在主干上選留4~6條向各方位伸展、互不重疊、間距適當、分枝角度大的主枝,第一條主枝離地面30~40厘米,各主枝垂直間距10~15厘米,主枝留50~60厘米短截,促進萌發、選留4~5條副主枝,培養成矮生、多主枝主干型樹形,再在其上培養粗短健壯的結果枝組。一般是新梢萌發、生長后,留長約20厘米打頂,以促進加粗生長。為促進分枝,必須在打面或短截的同時,摘去中部適量葉片,露出腋芽,才能萌發、抽生新梢。
幼年樹以整形為主,結合培養主枝、副主枝,促進枝條萌發,于春季或夏、秋季進行。
結果樹修剪自12月下旬至3月上旬進行。剪除直立向上枝、枯枝、病蟲害枝、結果后的殘枝,回縮橫生延長枝,短截因低溫等致干枯的枝條末端。冬季修剪后25~35天萌芽發新枝,故冬剪一般不宜太早。若冬至前修剪,剪后北風起,氣溫下降,萌芽開花困難。即使抽梢開花,也常致落花;即使座果,常因寒流南侵,氣溫驟降,幼果受害變黑或落果。據臺灣經驗,番荔枝冬剪要適度,若輕剪,存留小枝條多,提早開花,座果后枝易下垂及地,影響管理及果實品質,養分分散,果小;若過于強剪,易使地上部與地下部生長不平衡,短截口以下潛伏芽簇生,增加病蟲防治及其他管理的不便,結果減少。
此外,同一枝條上若結果太多時,應適當疏果,首先疏去蟲害果、畸形果、日灼果及風傷疤果,再依樹勢、果實分布情況疏去部分小果,以減輕枝條和樹體負擔,防止樹勢衰弱,提高大型果比率和品質。
(二)產期調節栽培的修剪
番茄枝花芽分化對環境條件的要求不嚴格,只要樹體健壯,貯藏養分充足,有新梢萌發就能伴隨著開花,氣候及栽培條件良好,便能座果、發育成為具商品價值的果實。因此,可以用打頂或短截后去葉片的方法,促進新梢萌發、開花,達到增加花量或調節開花期、果實收獲期和市場供應的目的。
在臺灣,番茄枝果實多在6~9月上市,適逢芒果、荔枝、龍眼、香蕉、菠蘿、連霧等多種水果大量上市,對不耐貯運的番荔枝銷售及價格極為不利,此時又是臺風季節,易受損害而減產歉收。故在冬暖、果實可安全越冬的地區,實施產期調節,除自然開花結果、收正造果(7~9月外,還于采果后進行夏季修剪(7月上旬至9月中旬),短截并摘除枝條上部2~4片葉,使被短截、去葉的枝條上再萌芽發新梢,開花結果。這些花所結的果實自11月至翌年3月上市,使一年中除4~6月外都有鮮果上市,獲得更佳的經濟效益。
夏剪首先剪去密生枝、徒長枝、纖弱枝、枯枝、病蟲害枝,以及主干、主枝上的不定芽,使光照改善,通風良好,調節樹勢,促壯留存的枝條,修剪量約為枝葉總量的30%~40%。其次是調節產期的修剪,選擇著生于主干、主枝、副主枝、粗壯側枝上當年生春梢發育充實的下垂枝、橫生枝等優良枝梢,留6~10厘米短截,并摘除留下枝段上的葉片,經7~15天即可萌芽發梢,繼而現花蕾及開花。因為修剪有先后,萌芽、開花也有先后,且花期較長,果成熟期也較長。
夏剪以調整樹生勢的愈早愈好,以減少養分損耗。調節產期的修剪應于白露前修剪完畢,最遲不超過寒露,否則低溫干旱,難于萌芽、開花,或落花嚴重,結果不良。
夏剪后側枝上無葉或少掛葉片,即行清園并噴藥防治病蟲害,以確保新梢和花生長發育良好。冬季低溫與秋、冬季多陰雨日照不足,以及春季梅雨期長、落花落果和病蟲害嚴重的地區,不宜進行產期調節栽培。
①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畜牧家禽網(Agroxq.com)”的所有文字、數據、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畜牧家禽網”(Agroxq.com)所有,任何企業、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使用。凡經本網協議授權,在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畜牧家禽網(Agroxq.com)”,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本網未注明“稿件來源:畜牧家禽網(Agroxq.com)”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畜牧家禽網(Agroxq.com)”,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如對稿件內容有疑議,請及時與我們聯系。
③因互聯網信息的冗雜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網無法及時聯系到所轉載稿件的作者,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相關作者見稿后兩周內及時來電或來函與“畜牧家禽網”(Agroxq.com)聯系。